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闲遐 譬如(pī) 仙露琼浆 语无伦次(lún)
B. 商酌 修葺(róng) 心有灵西 千钧重负(jūn)
C. 服侍 契约(qì) 海市蜃楼 诲人不倦(huì)
D. 遗憾 挑逗(tiāo) 毛骨竦然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可以用于夫妇、朋友间; “大兄”是对朋友的敬称。表示敬称的称谓语还有“子、公、君”等。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首北朝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对卖油翁的酌油技艺写得比较详细,而对陈尧咨“善射”则描写得简略,主要是为了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说明了仅有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D.《陋室铭》和《爱莲说》在语言风格上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
解说:按照“仄入平出”的规则,这则对联的上下联安排是正确的。
B. 祸不单行 姗姗来迟 心有灵犀 气冲斗牛 妇孺皆知
解说: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说:这句话中的画线词都是连词。
D. 茶社广告语: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解说:画线句中构成排比的三个短语,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4、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5、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B.我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在我心上也缓缓流过。
C.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时,大多数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D.“落日工程”是一系列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
7、下列各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B. 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 叶圣陶先生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 四川凉山火灾30名救火英雄牺牲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为他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8、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但当涉猎
(4)即更刮目相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根据课文默写。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②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⑤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⑦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⑧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⑨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实现梦想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③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④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⑤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⑦因为高兴,胆子也就大起来;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假若不快跑的话。
⑧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有删改)
【1】下面对选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出自现代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散文《济南的冬天》也是老舍的作品。
B.祥子把买车的日子看作自己的生日,表现了祥子买车的激动,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渴望。
C.选文主要依次写了祥子买车、祥子过生日、祥子拉车三件事。
D.小说后文交代了祥子所买的这辆车的结局:虎妞难产而死,为了安葬虎妞,祥子被迫把车变卖了。
【2】祥子买车的目的是什么?祥子为何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
【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1、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各题。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不知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屑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1】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2】请根据②一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答出3个即可)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句话。
【4】本文写作的对象是木棉,第②段中提及茅盾笔下的“白杨树”与鲁迅笔下的“枣树”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12、作文
回忆一个令自己或惊喜、或兴奋、或惭愧、或尴尬的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