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攀枝花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ūn为人知(xiǎn)   起(dié) 目不园(guī

    B. gēng)   深痛绝(猎(shè) 激情澎pài

    C. lán) 九连环()   气fēn古不变(gèn

    D. 头(gāo来踱去(duó) 鞍jiān)   扑迷离(shuò

  •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累赘  竹篾  如释重负  警报迭起

    B.修茸  伶仃  颠沛流离  苛捐杂税

    C.震悚  点缀  铤而走险  垂垂暮老

    D.屏障  矜持  罄竹难书  心有灵犀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严”和“律己厚”的高尚品行,同时也提倡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叙述了“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等人和小茅屋的故事,最后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一语双关,歌颂了雷锋精神处处发扬光大。

    C.《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D.《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ì)   抖 (chàn)   告(qìn)     锲而不舍(qiè)

    B. (shí) 拍(shè)   木(shì)   千重负(jūn)

    C. 断()   立(zhù)   概() 忧心忡(zhōng)

    D. 悍(piāo)   开(zhàn) 服(shì)   气冲牛(dǒu)

  • 5、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②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③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④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①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忍俊不/止 分/放/沉淀   谰语/斑

    B.人不倦/忏悔 漂流/逗/担   悍/

    C./风雪爱/油/小楷   伫立/

    D./而不舍 流/蜡/哭   帷/

  • 7、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变得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 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2)当涉猎

    (3)非吴下阿蒙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博士”“往事”古今词义相同。

    B. “吴下阿蒙”这一成语出自选文,它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

    C. 鲁肃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从侧面衬托吕蒙的才略过人。

    D. 选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和对比来刻画人物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

    5)《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的句子: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垠广袤的人生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24载,8000多个日夜,为了追逐梦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天眼”所在的大窝凼(dàng水坑),星空似乎为之黯淡。

    “痴”——为“天眼”(梦想)追寻一生

    探索未知的宇宙——这个藏在无数人心底的梦想,也让南仁东痴迷,让他用一生去追寻。

    24年前,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科学家们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坐不住了,说:“我们也建一个吧!”他放弃了在日本国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毅然回国

    1994年到2005年,为了选址,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连路都没有,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

    “天眼”之艰,不只有选址。这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宽泛的大科学工程,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岩土……从纸面设计到建造运行,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一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狂”——为责任做独一无二的项目

    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南仁东扛起了这个责任,成了一个“狂者”,带着这个使命疯狂进取。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南仁东放出“狂”言。

    “天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领域,专家都会提各种意见,但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每个细节,他都盯着,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2010年,“天眼”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风险。65岁的南仁东寝食不安,天天在现场与技术人员沟通。南仁东亲自上阵,日夜奋战,700多天,经历近百次失败,方才化险为夷。

    因为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一直在跟自己较劲。

    “野”——对未知世界保持求知欲望

    南仁东的性格里有股子“野劲”,对未知世界永远保持着求知的欲望,想干的事一定要干成。

    2014年,“天眼”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年近七旬的南仁东坚持自己第一个上,亲自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这个试验需要用简易装置把人吊起来,送到6米高的试验节点盘。在高空中无落脚之地,全程需手动操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下来。从高空下来,南仁东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但他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试验中的几个问题。如果把创造的冲动和探索的欲望比作“野”,南仁东无疑是“野”的。在他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他也时常告诉学生,科学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年轻时代在工厂的艰苦岁月里,南仁东也“野”出一番风采。他学会了冲压、钣金、热处理、电镀等“粗活”。土建、水利,他也样样都学。他甚至带领技术员与吉林大学合作,生产出我国第一代电子计算器。20多年前,南仁东去荷兰访问,坐火车横穿西伯利亚,旅途还未过半,盘缠就不够了。他用最后剩的一点钱到当地商店买了纸、笔,在路边摆摊给人家画素描人像,居然挣了一笔盘缠,顺利到达荷兰。

    “真”——(        

    这位外貌粗犷的科学家,对待世界却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第一次去大窝凼,南仁东遇到了放学的孩子们。单薄的衣衫、可爱的笑容,触动了南仁东的心。此后,他寄钱给当地干部,连续四五年,资助了七八个学生。知识渊博、勇于发表观点的南仁东在国际上有许多“铁哥们”,每次见面,都是紧紧握手拥抱。有一位外国老科学家,在自己去世之前,还专门坐着轮椅飞到中国来看望南仁东。不是院士,也没拿过什么大奖,但南仁东把一切看淡。一如病逝后,他的家属给国家天文台转达的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天眼”,就是他留下的遗产。还有几句诗,他写给自己,和这个世界: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进入它无垠的广袤(mào,广阔)。”

    (文章来自网络,有删改。)

    【1】阅读全文,将小标题补充完整。

    “痴”——为“天眼”(梦想)追寻一生

    “狂”——为责任做独一无二的项目

    “野”——对未知世界保持求知欲望

    “真”——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野’——对未知世界保持求知欲望”,你认为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南仁东的“野”?

    【3】作者为什么以“无垠广袤的人生”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与礼乐文明

    孔子晚年时候曾经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就是他觉得自己衰老得太厉害了,好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这显然说明孔子在健康的时候可能常常梦见周公,可见孔子对周公的推崇,而这种推崇正是因为周公制礼作乐,三代之礼是损益的关系,周礼恰恰是夏商两代损益而来。礼者,理也。礼仪的礼就是道理的理,理当如何。所以礼可以决嫌疑,可以济变、弥争。孔子总结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的西周礼乐文明,进而形成了中国的礼乐文化。

    中国几千年来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礼的问题,也就是明理的问题。《尚书》里面就谈到了人心和道心,我们作为一个自然的人都有自己的自然诉求,这就是我们的人心,但人心深不可测,人心惟危。作为一个自然的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自然诉求,但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必须遵守社会的规则,这就是一个道心问题。道心确实又很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想怎么做”和“应当怎么做”之间两者如何处理,我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怎么办?这便是先秦诸圣思考的一个集中点。只有能够在社会关系的两端换位思考,不要偏于一方,不偏不倚才能把握住这个“中”。也许就像郑玄所说的,“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之为用,中庸其实就是用中,就是把握中道。恰当地把握中道,在人心和道心中间能不能把握中,这就要看人的教养、人的修养、人的素养。

    我们常说孔孟之道,司马迁说“孟子述仲尼之意”,认为孟子是传述孔子的,所以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如果我们看《孟子》,开篇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第一句话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上来就问孟子,你大老远跑过来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则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儒家思考的最深层次问题,其实就是义和利这样的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人的境界就提升了。如果了解自己的社会性存在,自己社会性的价值应该是什么,人的理想境界也就达到了

    1作者认为周公对孔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制礼作乐,得到孔子的推崇。

    B.孔子发扬周公的制礼作乐形成了儒家思想。

    C.孔子总结形成了西周礼乐文明

    D.孔子在西周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礼乐文化。

    2下列关于“人心”和“道心”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心是作为一个自然人的自然诉求,主要表现为“想怎么做”的问题。

    B.道心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遵守社会的规则,主要表现为“当怎么做”的问题。

    C.人心和道心属性不同,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 。

    D.处理好人心和道心很简单,行中庸之道,凡事折中就行。

    3作者借孔孟之道,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 )

    A.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B.儒家思考的最深层次问题,就是“义”和“利”的矛盾。

    C.解决义和利的矛盾,人的境界就提升了。

    D.明确自己的社会属性,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写作。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的主题活动。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