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云南文山、德宏等地实施调查,新发现了5个两栖(xī)类物种。
B.一男子在公众场合未按工作人员要求规范佩戴口罩,还指着手中的口罩强(qiáng)词夺理:“我带了,你没看见吗?”
C.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shí)性,我们使用时要按照科学的比例兑水稀释。
D.2020年4月4日,国家举行了大型哀悼活动,深切湎(miǎn)怀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马说》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B.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
C.《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类比;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如《蒹葭》中“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即席讲话要根据特定的背景、场合决定说什么和怎么说,以取得较佳的讲话效果。有经验的讲话者常常能就地取材,以当时的人、事、景、物、情作为切入点,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讲话妥当、得体,还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及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大道之行也
B.其真无马邪 弗学,不知其善也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策之不以其道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赏析。
【2】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蜚声中外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小说的主人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8、文学类文本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予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予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根据提示,把文章事件补充完整。
故乡人栽种橘树——我们一家采橘子——(______)——父亲询问橘子来源——(______)——看花开怀念父亲
【2】阅读全文,找出贯穿本文的线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中找出一句并加以赏析。
【5】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9、根据要求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勉互励,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事理;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不少于600字;(3)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