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2、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3、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B.卵生,水中产卵,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D.卵生,水中产卵,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4、下列各种饮料中,依靠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是 ( )
A.鲜榨果汁
B.矿泉水
C.鲜牛奶
D.酸奶
5、决定豌豆种子圆滑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种子皱缩的是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皱缩种子的豌豆的基因组成示意图如下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7、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8、“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9、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用落地生根的叶子繁殖植株
C.用小麦种子繁殖幼苗
D.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10、下列生物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类人猿→人类
B.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C.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
D.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11、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12、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狗的后代还是狗
C.女儿的脸型与母亲相像
D.父母不识字,儿子也不识字
13、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14、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15、娃娃鱼是世界上最大的( )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16、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1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19、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20、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21、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袁隆平培育出了_________,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弗莱明发现了抗生素_________,对医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威海沿海城市的生存,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
23、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_____;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逐代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_____被淘汰掉,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4、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_____ 。
25、(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
(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传递给了后代。
(3)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 ________上,________ 是_______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_____ ,每对_______ 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6、植物的生殖方式有 和 。
27、高秆小麦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小麦不仅有高秆的,而且出现了矮秆的,这说明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除了保持亲子代的相似以外,还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同时也说明控制小麦高秆的基因是__________基因,矮秆基因是____________基因。
28、人工选择指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9、原始生命起源于___________,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_。
30、请将下列左侧人体的结构与右侧对应的特点的连线字母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配________ (2)配_______ (3)配______ (4)配_______ (5)配______
31、将下列常见的传染病与其相应的类型用线连起来
3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33、下图是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和图B中表示男性染色体排序的是图____。
(2)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女性有一种卵细胞,男性有____种精子。
(3)“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这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
(4)有一对夫妇准备今年生育二胎,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为隐性。他们第一胎是单眼皮女孩,第二胎是双眼皮并且是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观察金鱼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单位时间内鱼鳃盖张合的次数)探究温度对它的影响。以下是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实验步骤:
①向250毫升烧杯中倒入已晒过的自来水,将3条金鱼一起放入烧杯中。
②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水温至10℃时,保持温度恒定,2分钟后开始记录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
③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水温使其上升至15℃,保持温度恒定,仍让鱼安静2分钟,然后记录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两次,记录观测数据。
④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水温使其依次上升至20℃、25℃、30℃,保持温度恒定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记录各温度下鱼在1分钟内鳃盖运动次数。
实验数据:
水温 | 1分钟内鱼的鳃盖运动次数(次)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平均值 | |||||||
1号鱼 | 2号鱼 | 3号鱼 | 1号鱼 | 2号鱼 | 3号鱼 | 1号鱼 | 2号鱼 | 3号鱼 | ||
10℃ | 17 | 14 | 16 | 18 | 14 | 17 | 16 | 13 | 15 | 16 |
15℃ | 33 | 32 | 31 | 34 | 31 | 32 | 34 | 30 | 33 | 32 |
20℃ | 76 | 45 | 63 | 65 | 53 | 62 | 69 | 47 | 61 | 60 |
25℃ | 132 | 112 | 109 | 122 | 110 | 107 | 127 | 109 | 111 | 115 |
30℃ | 198 | 187 | 190 | 192 | 185 | 179 | 197 | 183 | 172 | 187 |
(1)兴趣小组进行以上实验探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实验变量是__。
(2)探究各温度下金鱼呼吸频率时,为什么恒温2分钟后才开始计数?答:__。
(3)实验探究时,用3条金鱼进行实验且算出它们呼吸频率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
(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温在10℃到30℃范围内,水温与鱼呼吸频率的关系是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