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2、昆虫、两栖类、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共同特点。如图是关于其区别与相同点的汇总,①②③处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卵生、体外受精
B.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
C.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
3、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闻名。有人将其引进到双流种植后,果实的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可以看出( )
A.环境引起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C.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环境改变引起的甜度变化不遗传
4、下列生物进化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代类人猿→人类
B.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C.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
D.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5、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7、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成(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8、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9、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0、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雨水中含有的
11、为了探究卷舌和不卷舌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父母的卷舌情况 | 家庭数 | 卷舌孩子个数 | 不卷舌孩子个数 |
第一组 | 都卷舌 | 110 | 128 | 30 |
第二组 | 一方卷舌, 另一方不卷舌 | 55 | 42 | 29 |
第三组 | 都不卷舌 | 5 | 0 | 8 |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不卷舌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卷舌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12、“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胎生、哺乳
B.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
13、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心理紧张是难免的,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父母
C.经常服用安眠药催眠
D.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4、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5、同时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是( )
A.胰脏
B.心脏
C.垂体
D.甲状腺
16、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17、关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Aa),则她产生的卵细胞可能不含该病基因
C.一个卵细胞同时与两个精子(一个含X染色体一个含Y染色体)结合就可以形成龙凤胎
D.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18、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19、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2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肺、扁桃体和淋巴结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21、生物遗传下来的是_____而不是性状。
22、自然选择学说是由_________提出的,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3、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又包括 植物和 植物。
24、决定人的性别的染色体称为______,男性能够产生______种生殖细胞,分别含有_____或_____染色体。
25、像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
26、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地质年代,主要包括鱼类首次出现在_____代,恐龙灭绝于_____代,人类最早出现在_____代。
27、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 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叫__________________。
28、有人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的体质会增强,心血管疾病会减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
29、四苗免疫: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和控制 ,卡介苗预防控制 ,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控制 、 、 ,麻疹疫苗预防和控制 。
30、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____、____、____等。
31、将血管、出血情况和处理方法用线连起来:
32、子女和父母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
33、某学习小组在春天郊游时,看到果园中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根据他们设计的探究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果园中枝头上的各色花是植物的______器官。
(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_____,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_____过程。
(3)实验结果:A组能结果而B组不能。那么,设计A组、B组的目的是形成_____。
(4)桃子是由桃花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
34、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左图是膝跳反射的实验,在做实验时,小锤应该敲击__________。
(3)右图中(一)是指脊髓结构的___________。 (填“灰质”或“白质”)
(4)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的【 】________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有感觉但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射活动。
(5)某人头部受到撞击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同时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症状。医生判断他的小脑和_________可能受到损伤。(填“脑干”或“大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