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2、昆虫、两栖类、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共同特点。如图是关于其区别与相同点的汇总,①②③处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卵生、体外受精
B.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
C.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
3、如图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人体的第二性征
B.②的分泌物可通过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C.⑤所分泌的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D.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出现心理和身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⑥产生了分泌物并且发挥了作用
4、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5、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用落地生根的叶子繁殖植株
C.用小麦种子繁殖幼苗
D.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6、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7、以下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和肌肉
B.曲肘时,起动力作用的是关节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8、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 )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
D.智人、能人、南方古猿、直立人
9、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数据如下图如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为酒精浓度
B.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伤害增加
C.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死亡
D.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10、“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胎生、哺乳
B.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
11、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1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13、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4、某地一农民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自家沼气池清理废渣,结果晕倒池中,随后又有两人进入池中施救,三人均不幸身亡,你认为这三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池内缺氧,窒息死亡
B.疲劳过度,体力不支死亡
C.突发暴病死亡
D.沼气中毒死亡
15、下列动物的特征对防止水分丢失没有作用的是
A.蛇的体表有鳞
B.鳄鱼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狮子的体表有毛
16、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17、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18、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雨水中含有的
19、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 )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20、为了探究卷舌和不卷舌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父母的卷舌情况 | 家庭数 | 卷舌孩子个数 | 不卷舌孩子个数 |
第一组 | 都卷舌 | 110 | 128 | 30 |
第二组 | 一方卷舌, 另一方不卷舌 | 55 | 42 | 29 |
第三组 | 都不卷舌 | 5 | 0 | 8 |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不卷舌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卷舌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21、体温指人体的_____温度。测量体温的部位一般是_____、 _____和 _____。 其中____处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实际体温。
22、近几年,我国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病毒,从而引起甲型H7N9禽流感。目前未有相应疫苗推出,专家建议大家日常要减少与禽类不必要接触,远离家禽分泌物,室内空气要流通,要勤洗手,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病毒是甲型H7N9禽流感的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传染病具有___和流行性,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3)划线部分为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
(4)如果能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将能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接种疫苗为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从免疫的角度,其中疫苗属于___(选填抗原或抗体),因此而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免疫(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23、米饭在酒药的作用下,经过发酵作用被酿成米酒。在这个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_____条件下,经过____的代谢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2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________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____关系。
25、“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2015年5月28日,一名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进入我国,有关部门迅速将其收治入院,隔离治疗。
(1)引起MERS的病毒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将患者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属于 (填字母)。
A.抗体 B.抗原 C.病原体
26、人口过度增长将导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__________亿,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__________。
28、生物进化最主要的证据是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_______、由 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A图是植物细胞,因为它有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1]_______。
(2)B图是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细胞的基本结构是[7]________、[9]细胞质和[8]细胞核。
30、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前提是__________。
31、将右边的疾病与相应的病因用线段连接起来。
32、鸟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卵黄。(____)
33、基因是___________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_____________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34、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 1991 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 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 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稻飞虱的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体内的抗性________传递给了后代,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