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②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③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北戴河④北京市西邻黄土高原、南接华北平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度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3、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导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黄土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B.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5、下列组城市,全部位于江苏省境内的是( )
A.绵阳、德阳、宜宾 B.苏州、昆山、无锡
C.东莞、中山、珠海 D.青岛、大连、烟台
6、布达拉宫位于下列哪个城市( )
A.昆明
B.拉萨
C.格尔木
D.乌鲁木齐
7、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寒冷,降雪少
B.炎热,多雨
C.寒冷,降雪多
D.炎热,干燥
8、2010年上半年,山西煤炭产量达3.38亿吨,调出煤炭2.22亿吨,依靠铁路出省1.78亿吨。山西省煤炭外运通过的主要铁路线有( )
A. 陇海线 B. 贵昆线 C. 大秦线 D. 京沪线
9、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铁路和公路经过西北地区时都沿着( )
A. 山脉的走向分布
B. 黄河的流向分布
C. 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分布
D. 天山南北分布
10、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包括下列哪些地形区( )
A.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11、受国际油价影响,2014年12月12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十连跌”。消费者们高兴起来了。可是有些国家和地区却高兴不起来,下列国家和地区不高兴的是( )
A. 美国和西欧地区 B. 中国、日本
C. 中国、美国 D. 俄罗斯和西亚地区
1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
14、(题文)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 )
A. 氮肥厂 B. 磷肥厂 C. 制盐厂 D. 钾肥厂
15、如果要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简单平面图,你所选用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100000 C.1:20000 D.1:4000000
16、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下列哪些界限相同( )
A. 200mm等降水量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7、下列描述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8、阿尔卑斯山脉位于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欧洲
19、我国旱涝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强弱不同
B.夏季风强弱不同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冬季冷空气势力大
20、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这是因为( )
①林业占的比重太大
②资源枯竭
③设备老化
④交通不便利
⑤产业结构单一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2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A___,B___。海峡C___;省区D___。
2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 、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2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
24、苹果、葡萄、梨是我国地理区域________地区的主要水果;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亚热带水果是________。
25、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26、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和______,山地内侧为平原,外侧为界河,形成______的地表形态。
27、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如图为南极科考大事记和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后,在南极建设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地区特殊地理环境进行大量的科学考察,为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读下图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农业生产以哪种产业为主? 。
29、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成________型英文字母。沿江地带的特大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________等。
30、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是 ,它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
31、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__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武汉是___省的行政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自北此,可通过铁路线①__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3)武汉利用附近的煤矿与__ 矿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__。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2017年9月底,中新(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正式开通运营,构建起一条以重庆为基点,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纵贯西部的国际联运新动脉(如图).“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阿拉山口出境连接欧洲,其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3,运输费用是空运的15,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而南向通道可以将西北地区的货物运送到东南亚,如西北地区的洋葱、苹果、高原夏菜、中药材等都是东南亚市场的“俏货”。
(1)该交通动脉主要运行在我国的第_____级阶梯上,从重庆向西北方向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黄土高原、②________山脉的北侧,经甲_______盆地从阿拉山口出境;从重庆向南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乙________高原。
(2)该交通动脉,穿越了我国的重要山脉①_______。关于①山脉两侧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南侧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南侧河流有结冰现象
C.南侧比北侧降水丰沛 D.北侧耕地主要以水田为主
(3)该交通动脉的建成有利于加强A省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下列农产品中有可能来自该省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小麦、甘蔗 B.小麦、苹果 C.水稻、哈密瓜 D.青稞、油菜
(4)“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姑娘也回头”,反映的是________省的民俗,该省所在地形区的特点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B.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2017年11月21日,由于黄河某河段出现流凌,标志着黄河进入了凌汛期。凌汛是指在冬季的封河期内,河流下游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河水上涨形成河汛。
(5)由此判断,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图中B、C河段中的________(填字母)。
(6)“中欧班列”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比海上运输时间短,更安全 B.比航空运输运输费用低,效率高
C.比公路运输更灵活,速度快 D.比管道运输能耗低,占地少。
33、地理环境由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要素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同时它们又会影响这里的人类活动。图为欧洲西部地形和汉堡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受来自________洋上的气流影响,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和终年___________(填特征)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汉堡)。其_________部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2)欧洲西部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南部山脉呈______走向,大陆轮廓破碎,海湾深入,利于盛行西风进入,因而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________。
(3)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莱茵河流量______、流速_____、通航能力强。
(4)受气候影响,本区中部和北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拥有现代化的________。
34、读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山顶C的海拔高度________________米。
(3)写出图中公路的大致延伸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甲乙两聚落之间修一条公路,①②线路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简述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
3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沙漠之舟”骆驼主要生活在①________地区(填地理区域名称),该地区自然特征明显,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高原之舟”牦牛主要分布在②地区,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吻合的是(______)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最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4)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______)
A.区域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区域③河流较多,水运条件较好
C.区域①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 D.区域②为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