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巴拿马运河
【2】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但山区也有发展经济的优势
A.在旅游业和运输业方面
B.在商业和采矿业方面
C.在旅游业和采矿业方面
D.在林业和种植业方面
4、“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地形,下列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三面被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环绕着
B.三面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围着
C.东北平原面积广大
D.东北平原的土地很肥沃
5、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B.在本地区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C.大力开采本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满足国家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6、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这也充分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甜北咸,南船北马
B.四川、重庆人爱吃辣
C.山西人口味偏酸
D.东牧西耕,南稻北麦
7、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8、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9、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分布不相关的因素是
A.平原广阔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0、下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6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 200米
11、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因地制宜是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
B.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水源丰富地区适宜种植棉花
C.东北平原适宜种植甘蔗
D.珠江三角洲地区适宜发展林业
12、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 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D. 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加工—进口—出口型经济
13、“它是一个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几乎与日本面积相当”,这段文字是对下列哪一个湖泊的描述 ( )
A.贝加尔湖
B.咸海
C.里海
D.青海湖
14、下列工业部门中,珠江三角洲比较发达的是
A. 有色冶金 B. 石油化工 C. 家电工业 D. 精密仪表
15、近年来,研学旅行兴起,初中生小明去年暑假参加了骑行西北的研学活动,线路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小明到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新疆,有可能看到以下哪种景象( )
A.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小明到新疆后发现当地的葡萄干不是晒干的,而是挂在特殊的房子里(晾房)“晾”干的。该地的葡萄干可以挂在屋内“晾”干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气候干燥,风力大
C.地势高
D.昼夜温差大
【3】研学归来后,小明想用诗词向家人描述他在研学起点看到的景观,合适的诗句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青池塘处处蛙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6、陇海线与京广线交会的城市是()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
17、关于赤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又称红潮,是赤潮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而造成的
B. 赤潮对于海洋渔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但对近海养殖业影响不大
C. 赤潮对人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
D. 赤潮在我国也曾发生过
18、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气温相对较高,风力较小 D. 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19、哈大高铁穿过了中国的“玉米带”,我国的“玉米带”位于( )
A.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C.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D.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0、下图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A.巴黎凯旋门
B.阿尔卑斯山雪景
C.水城威尼斯
D.古罗马斗兽场
21、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22、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________盆地
23、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 、 、 。
24、西北地区两项富集的能源是________。
25、沈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6、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类型有黄土塬、黄土墚、___________________等。
27、东北的东部________和________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的___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28、香港地处珠江口以______,北接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海。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9、请举出一个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 ________ .
30、南朝《西洲曲》中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你认为这符合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长江中下游城市捆绑起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启动规划中部金三角经济生态区”研究将湖南长沙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筑成“中三角”,形成以南昌—武汉—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都市圈,联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材料二:“中三角”示意图
(1)写出“中三角”经济圈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江西_____、湖北_____、湖南_____
(2)中三角”经济圈交通条件便利,有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和_________线,并且有“黄金水道”_________沟通东西。
(3)“中三角”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_,并且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该地成为“鱼米之乡”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_____ (至少3方面)。
(4)“中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
32、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省级行政区:A是_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B是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
(2)山脉:①是__________;②________。
(3)河流E是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藏地区简图。
材料二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下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Р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分析其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4、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事物名称,界河:A.____,B.鸭绿江。
(2)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石油和____。这里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土质肥沃的黑土,水资源相对充足,夏季温暖且日照时间长,是最重要的____粮生产基地之一。
(4)看图可知,辽宁省的省会是____。
35、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9个省辖市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处 三角洲。
(2)描述图中R河的水文特征。
(3)在大湾区建设中,粤港两地联系密切。概括两地分别能提供哪些优势条件。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尝试对粵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