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昌江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2、下列条件不属于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依据的是

    A. 民族分布 B. 自然环境 C. 人文特点 D. 地理位置

  • 3、港澳与内地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内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

    B. 港澳资金、技术、人才丰富,但缺乏管理经验

    C. 内地80%以上的工业已转移到港澳地区

    D. 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内地

  • 4、地表“沟壑纵横”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途径是(  )

    A.节约用水 B.修建大型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 6、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特点可以概括为

    A. 千沟万壑   B. 平坦宽阔   C. 峰岭众多   D. 一望无际

     

  • 7、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 D.纬度

  • 8、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   

    A. 秦岭   B. 淮河   C. 阴山   D. 秦岭一淮河

  • 9、有利于改善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A.大量砍伐树木,提供燃料

    B.引塔里木河河水,开垦塔里木盆地

    C.减少葡萄种植,增加水稻

    D.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 10、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B. 受强大的冬季风的控制

    C. 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少 D. 气温低,降雪量大

  • 11、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

    ①旱涝灾害 ②台风 ③滑坡 ④泥石流 ⑤火山爆发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 12、北方地区主要生产的水果是(   )

    A.芒果、香蕉 B.葡萄、柑橘 C.苹果、梨 D.哈密瓜、菠萝

  • 13、天津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有着多年来饮用咸水的历史,结束这一历史的著名工程是( )

    A.引黄济青

    B.引黄入晋

    C.南水北调

    D.引滦入津

  • 14、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B. 南方地区水多土多

    C. 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D.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 15、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 二氧化碳浓度高   B. 气温高

    C.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降水量适中

  •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A. 植被的破坏   B. 不合理的耕作   C. 开矿   D. 土质、降水、地形等

  • 17、以下水土保持的措施,做法不当的是( )

    A.陡坡地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天然畜牧业

    C.缓坡地建梯田 D.坡脚建护坡

  • 18、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⑥畜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 19、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水,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B.秦岭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是重点

    C.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作,节水很关键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 2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A. 开发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畜牧业

    D. 增加木材和产草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 22、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  

  • 23、青藏高原属高寒地区,这里气温较低,但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南部的________谷地、东部的________谷地,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这里________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________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 2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

  • 25、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________”,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________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 26、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______市相邻,由于商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因而被称为“______”.

  • 27、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带,国土面积大约为__________

  • 28、西双版纳与哪些国家接壤  

     

  • 29、在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_________

  • 30、中东处在联系亚洲、________洲、________洲三大洲,沟通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   1月份平均气温约13℃,7月份平均气温达29℃,说明它位于   地区。

    (2)   7月份平均气温不到15℃,说明它夏季气温低位于   地区。

    (3)从另外两幅图降水量的大小来看 图位于西北地区   图位于北方地区。

    (4)假如四个城市分别代表的是北京、广州、拉萨和乌鲁木齐,那么A城市是 ,B城市是 ,C城市是 ,D城市是  

     

  • 32、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线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途中经过了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____盆地。

    (2)本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农业以________为主,图中A是________谷地是重要的种植业区。

  • 33、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海口的经纬度约为_____________

    (2)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共有_________个,珠江注入___________海。

    (3)广州、武汉两城市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两城市比较,年降水量更多的城市是________

    (4)珠江口东侧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西侧是__________

    (5)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地区的植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 34、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省区的简称__________,B___________市,C_____________海。

    (2)北京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⑤是________线,北京市区形成了_______状的快速道路网。

    (3)右图中的气候类型与北京一致的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35、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

    (2)该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这种地形有利于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

    (3)本区三角洲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一年可以____________熟。

    (4)本区交通发达,广州是铁路枢纽城市,请写出一条经过广州的铁路线名称_________。从水运方面看,___ ( 河流)入海口宽阔,利于江海联运。

    (5)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优势有_______

    ①全免费全覆盖的Wifi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 ④有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可借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