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叙述与西北地区无关的是( )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较多
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3、我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
①热带海洋及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森林资源 ③海洋渔业资源 ④海洋油气、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有( )
A.靠近原料产地 B.远离地震火山带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5、北方地区重要的林区主要分布在: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6、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A.三江平原 B.三江源地区
C.巴西高原 D.刚果盆地
7、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
8、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河流条件 D.气候条件
9、不同地区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景观。下列景观描述三江源地区的是
A.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10、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位于我国________分区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外向型经济
C.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12、下列关于板块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是因为甲乙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
B.B山脉是因为甲丙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D位于非洲和欧亚板块交界
D.C为地中海在不断扩张
13、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14、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地提供土地、劳动力、原材料
B. 样品、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港澳
C. 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钢铁、汽车、电子、玩具制造等
D. 产品销往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地
15、下列做法不利于北京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A. 节约用水 B. 大量抽取地下水 C. 修建水库 D. 治理污染
1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既邻海又邻河的正确组合是( )
A.珠三角 北京 南海 B.黄海 西安杨凌 长三角上海高新区
C.珠三角深圳 沪宁杭上海高新区 D.东海 钱塘江和松花江
1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
①东北
②西北
③东南
④西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干旱特征无关的是( )
A.沙尘暴 B.荒漠面积广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村镇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19、以下去西藏旅游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及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 带防晒霜--高原上紫外线强
B. 带防寒衣--高原日夜温差大
C. 带溜冰鞋--高原气温低,多天然溜冰场
D. 带的物品尽量轻便--高原氧气稀薄,爬山体力消耗大
20、河流下游有“地上河”特点的大河是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珠江
21、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两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 、________ .
2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
23、在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________ 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________ 业为主.
24、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25、黄河上游的忧患:______----措施(人工炸冰);中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下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26、2010年,中国在_______________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27、除本土外美国领土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海外州。
28、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29、北京主要的河流有____(写出一条),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海。
30、西北地区的畜牧基地有内蒙古草原、________、________。
31、2019年5月16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要求大家,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贡献力量。完成下列问题。
(1)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428万(2019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影响该城市港口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______)。
A.三角洲地势广阔平坦,为港口设备、建筑、服务提供广泛活动空间
B.该地段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航道易淤塞
C.上海港为我国江、河、海、陆重要的运输枢纽
D.黄浦江入江口江宽水深,为船舶入准航道和抛锚提供所需水域空间
(2)长江发源地所在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从左图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几乎每年都会发生____、水污染等问题。
(3)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中A是__(城市),B是__(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C是___(城市)。
(4)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__(粮食作物),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
32、读下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与一月0℃等温线接近。
(2)甲图中②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该地区年降水量在_______ mm间,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水田/旱地/草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只填一种)。
(3)乙图中,A、B两地均种植油菜,其中A地油菜花盛开时间比B地______(早/晚)几个月,其主要原因是:A地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海拔________,气温_______。
3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2019年,习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河南要扛稳粮食生产安全这个重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如今,在我国老百姓的餐桌上,1/2 的火腿肠、1/3 的方便面、3/5 的汤圆、7/10 的水饺产自河南。坚持立足农业,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使河南从改革开放前的“缺粮大省”转变为“中原粮仓”,而今更变为“国人厨房”。目前河南省已通过优势特色农业带动 193万人脱贫致富。
材料二:下图为“河南省地图和郑州市气候资料、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 方地区。
(2)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古称“中原”,大部分地形以_________ 为主。
(3)读图文信息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方面分析)
①气候:_______________;
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
③水源: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可知,我们的家乡罗山县位于淮河以南,应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大别山老区,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耕地类型以____ 为主。作为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既符合国家战略安排,也是罗山县振兴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进入新世纪以来,罗山县开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资源环境变量, 结合县域实际,制定了长远战略规划。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5月16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要求大家,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改善长江生态与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材料二:“长江水系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H为____水利枢纽工程,中游城市群中C是____(城市),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有____工业基地。
(2)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____(粮食作物),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
(3)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主要优势条件。
(4)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洪涝、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为了长江沿岸城市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请你针对长江不同的河段提出保护长江流域的对策。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_____向____逐渐减少,因此,甲乙两地相比,年降水量比较丰富的是____地。
(2)图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误的是____(填写水果名)。
(3)比较丙、丁两省地理差异,填写下表:
| 丙(河北省) | 丁(江西省) |
省份简称 | ___ | ___ |
耕地类型 | 旱地 | ___ |
主食 | ___ | 米饭 |
(4)蒙古包是当地人民为了适应____生活而建的。窑洞是我国_____(地形区)传统民居的代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