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友好民族关系”图片展,小明为下图写了这样的注解:“1951年,毛泽东与班禅、阿沛·阿旺晋美等在北京举行的宴会上亲切交谈。这一历史场景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祖国获得完全统一。”其中与历史不符的是:( )
A.中央政府代表 B.西藏地方政府代表
C.时间、地点 D.影响
2、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制度是,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 “一国两制”
B. 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
4、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 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
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B.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D.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5、下列表格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的史实进行归纳,其中史实与结论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 | 史实 | 结论 |
A |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 |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
C | 1978年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 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D | 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A.A
B.B
C.C
D.D
6、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7、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对外开放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在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为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接没收,建立国有制经济
B.私人经济,企业给国家上交税费
C.政府领导,权资本家经
D.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9、石油工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艰苦创业,服务人民
C.保家卫国,革命英雄 D.解放全国,彻底革命
1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门类齐全
C.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D.地区分布均衡
11、在“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教育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青年学生为此掀起了: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自治运动”
13、2018年3月,召开了第十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史上,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联大席位恢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6、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湖北传出的应该是
A.图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图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图三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投入运输
D.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17、“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一带一路”倡议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8、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的是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每年三月,“两会”都在北京举行。你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吗?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D. 重庆
2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2、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3、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4、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7、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9、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30、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31、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3、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初的哪一行为说明中国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一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怎样的发展?
(3)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21世纪,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34、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图》
材料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是西藏人民从黑暗和痛苦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第一步。
材料三:据新华社2019年1月24日报道,西藏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4亿元,同比增长10%,连续26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历史事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哪个朝代?这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西藏飞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4)为加强西藏的建设,中央派出大量援藏干部。请举出其中杰出的代表一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