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2、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开启“加速跑”的模式,歼-20、运-20和直-20被亲切地称为“20三剑客”。“20系列”的集体出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装备建设的傲人成就,也是中国军队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我国空军装备国产化开始于( )
A. 歼-5型歼击机 B. 歼-10战机 C.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 歼-5型强击机
3、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哪些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 (2)交通运输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4)手工业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4、每年三月,“两会”都在北京举行。你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吗?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D. 重庆
5、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 邱少云
B. 杨靖宇
C. 佟麟阁
D. 董存瑞
6、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7、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一届政协 B.一届人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大
8、“口述历史”是以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就再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情境,最适合的访谈对象是( )
A.新中国的工人代表
B.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
C.参加该会议的党代表
D.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
9、小明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以下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方针,它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以上言论描述的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
B.“一国两制”的内容
C.“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D.“一国两制”的特点
1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A.土地改革计划 B.三大改造的计划 C.“一五”计划 D.“十三五”规划
12、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1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C.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4、“从今以后……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个中心”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坚持“两个凡是”
15、我国核潜艇诞生于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6、1978年,河南全省粮食总产量仅2097.4万吨,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83年,河南粮食产量就已达到2904万吨,扭转了河南长期吃外省粮的局面。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
A.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中央对河南进行的经济支援
17、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18、1954年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北京同仁堂,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按受政府派代表参与经营。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参加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参加人民公社 D.走集体化道路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人民的奋斗拼搏下,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这些“第一”的创造得益于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改革开放的实行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0、“……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 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_____ 是对僵硬 思潮的重重一击。”材料中的空格最有可能填上的内容是
A.“两个凡是”方针 B.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恢复高考制度 D.平反冤假错案
21、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22、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3、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5、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6、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7、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9、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3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3、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代表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力和谐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请回答:
(1)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有几个?请你说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34、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中国对外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辞旧迎新)
材料一:旧中国外交千疮百孔,屈辱,不平等,不独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营造良好的国际外交环境,取得了一个个外交胜利,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请写出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说说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结果充分说明了什么?
(亚非团结)
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想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整个会议的方向”。他在会议上讲话时说: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这一会议的特点以及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该方针的历史作用?
(中美建交)
材料三:(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的《联合公报》的签署有什么重要意义?当时美国改变对新中国的敌对、孤立和封锁政策,两国关系得到改善美国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走向世界)
材料四:今天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的发展,和平,稳定和繁荣。共赢才能创造更好未来。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4)根据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国全方位外交的认识和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