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宜宾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的句子只运用排比修辞格的一句是(   )。

    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C.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2、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请教,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带劲。

    C.张华这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母亲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当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 看到他故作幽默的滑稽样子,王红忍俊不禁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C.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细节生动,感情真挚,读来耐人寻味

    D. 咱们可真是心有灵犀啊!我正犯愁没法儿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 5、下列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带 谰语 仰之弥高 大庭广众

    B.商酌 竹蔑 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

    C.迸溅 笼罩 轰轰烈烈 仙露琼浆

    D.吞噬 羸弱 千钧重负 不期而至

  •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尘世种种,于我们,有太多诱惑。喜好诗词,痴情山水,是为了在苍茫烟火中寻一 处清凉,得以淡然心性,平和安宁。遍尝百草, ;穿越千山, ;读书万卷,

    A.只为求得一味真药     只为找寻一个归人     只为获取一册经典

    B.只为找寻一个归人     只为求得一味真药     只为获取一册经典

    C.只为获取一册经典     只为求得一味真药     只为找寻一个归人

    D.只为求得一味真药     只为获取一册经典     只为找寻一个归人

  • 7、下列对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C.《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文)

    虎坊桥西一宅,南皮张公子畏故居也,今刘云房副宪居之。中有一井,子、午二时汲则甘,余时则否,其理莫明。或曰:“阴起午中,阳生子半,与地气应也。”然元气昆仑,充满天地,何他井不与地气应,此井独应乎?西士最讲格物学,《职方外纪》载其地有水,一日十二潮,与晷漏不差秒忽。有欲穷其理者,构庐水侧,昼夜测之,迄不能喻,至恚而自沉。此井抑亦是类耳。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井水之疑》)

    (注):①副宪:官名。②格物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晚清时,我国译述西方物理学著作多译为“格物学”或“格致学”。③晷(guǐ)漏:指古代测时的仪器。④迄:始终。⑤恚(huì):恼恨、发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尔辈不能物理(_____

    (2)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

    (3)有欲其理者(_____

    (4)此井抑亦类耳(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何他井不与地气应,此井独应乎?

    【3】你认为甲文中讲学家和老河兵为什么对“河中寻石”有不同的认识?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井水之疑,“疑”在何处?此疑问最后解决了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在课文《爱莲说》中找出一句骈句: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日前在中国“火”了一把,起因是特朗普访华期间,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展示了她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

    事实上,不只是阿拉贝拉在学习中文,英国乔治小王子、西班牙莱昂诺尔公主,都在上汉语课。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少年儿童加入到学汉语的大潮中,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渐成趋势,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在英国某公立小学汉语课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学习汉语的愿望:

    “学了汉语,这样去中国餐馆吃饭就可以用中文点菜啦。”

    “因为很多人都说中文,如果我也会说的话,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

    “我的爸爸妈妈要我来学,说是为了以后好。”

    ……

    (材料二)

    (材料三)

    “汉语热”背后是“中国热”。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国际地位提高,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作用凸显,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汉语热”。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的做法在中国“火”了一把。

    B.海外汉语教学渐渐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C.2007年以前,法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是最少的。

    D.“汉语热”说明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2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概括。

    3(材料一)中,英国小学生说“我的爸爸妈妈要我来学,说是为了以后好”,这里的“好”可能指哪些方面?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字概括。

    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们”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

    3选文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有限的鸡蛋却多得数不完?

    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想一想,“我们”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