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
A.修葺(qì) 无虞(yú) 校对(jiào) 心有灵犀(xī)
B.选聘(pìng) 契约(qì) 震悚(shǒng) 怏怏不乐(yāng)
C.羸弱(léi) 矜持(jīn) 拖沓(tà) 气冲斗牛(dǒu)
D.愧怍(zuò) 污秽(huì) 亘古(gèn) 酣然入梦(hān)
2、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县医院的王甜甜等医生毅然决然地加入到地区援助武汉的志愿者队伍中。
B.“停课不停学”让老师变成了主播,线上教学对少数老师不是很熟悉,导致不少老师网课直播“翻车”。
C.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党员的他主动参与小区哨卡值班值守的责任。
D.为了方便患者、提高效率,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详情请见通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着那些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家都忍俊不禁。
B.你是班长,应以身作则,给同学做个榜样。
C.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这个先前在大家眼中微不足道的人,创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 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 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 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àn)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项是( )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 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 ⑤③⑥④①② B. ⑤③②⑥④① C. ⑥④②⑤①③ D. ⑥④③②①⑤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起幽(yōu)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原野上怪诞(dàn)的狂风……
B.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zhù)藏(cáng)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做则,鞠(jū)躬尽瘁(cuì),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D.我发疯似(sì)的跑上楼,猛砸(zá)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
7、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
A.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B.《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阿长与<山海经>》《老山界》《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陆定一、杨绛。
8、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9、根据语境进行默写。
(1)《木兰诗》中表明边塞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3)《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 阅读书籍 | 抄写《诗经》 | A | 珍藏礼物 |
内心感受 | B | 愉悦 | 猜疑 | C |
【3】语言品味。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市沙漠
范子平
①(A)老家村子的旁边就是沙漠,周边的沙丘一年年逼近村庄。儿子早就说让父母过来,但老两口不愿进城,老母亲去世后,儿子好说歹说,才把老爹接过来。
②初次来到大城市,老汉看啥都新鲜,看啥都是陌生的。他坐到沙发上,怔怔看着门,问:“铁门多少钱?”儿子说:“这叫防盗门。”老人发现上边正中间还有一个小圆洞,他没问,端起碗吃饭。
③儿媳在国外读书,儿子打理一个颇有实力的企业,一个小孙子全托在实验小学。老汉在家成天没事儿干,就是那台电视机他也鼓捣不好。说起来在老家他会用彩电,拿着遥控器,来回换台。老伴在时,总嗔他:“美得你!”他说:“脑力劳动!”但这里脑力劳动太复杂,薄薄的电视连着电脑连着DVD,白色遥控器上按键太多,一不小心按下去,电视节目没有了,一阵乱按,画面消失,一个个绿方块跳动,他只好拔了电源。
④儿子回家没规律,可回来常给他捎好东西吃。一次正吃饭,门铃声响,儿子就先趴门上那个小圆洞往外看看才放人进来。等来人走了,老汉问儿子:“那个洞洞是啥?”儿子说:“猫眼,咱往外看用的,外边看不到咱。不管门铃响还是敲门,先看猫眼,熟人再开门,不认识的别理他。”老汉倔倔地说:“讲究恁多!”这时手机响了,儿子先看手机号,然后忙不迭接电话,接过电话就忘了这个话题,但是老汉记住了,猫眼,这个词很刺耳,看着也真像个猫眼。
⑤以后老汉没事就趴门上看猫眼。开始不习惯,觉得门外东西有些变形,水纹一般晃动。看看觉得不对劲,就开门再看看。当然有人路过,是不好意思开门看的。慢慢看惯了,老汉就时不时趴那里往外看。其实猫眼里没啥,无非是门口对着的那一片地方,电梯口,走廊,走廊边的几个门,一小段墙,还有扶手。一直看也索然无味。每个门都是防盗门,上边都有猫眼,老汉就想,可能人家也在从猫眼里往外看呢,想着想着,老汉笑起来。
⑥不过有人路过有些意思,人远了近了,近了又远了,近了脸就有放大变形的感觉,叫老汉有点不敢看,但没来得及想又倏尔消失了。这次就看到个年轻人背着个老太太从电梯下来,正经过他家门口,一个皮包吧嗒掉地上,年轻人就把老太太放地上去捡包,捡起来后喘口气。老汉没咋想,就忙拿一把折叠椅,打开门送出去:“老太太坐下歇会儿吧。”外边的老少吓了一跳。年轻人连连摆手:“不用,我们就到家了。”老汉说:“孝顺好!老太太多大岁数?”老太太看着他要说什么,分明是倾向于坐会儿的,年轻人却弯腰背起老太太就走,到前边一个门,拿出钥匙打开进去了,连个“谢”字也没有。
⑦这天老汉刚趴猫眼上,就见隔壁邻居那个年轻妇女领着她的孩子过来。那孩子六七岁光景,哭叫着扯拉妇女的裤子,说要吃“傻气妈”。老汉听不大懂,看孩子哭得可怜,就端了儿子给自己买的一盘点心,开门出去哄孩子。母子二人也是吓一跳,那孩子立即停住哭泣,抬起头呆呆看他。那女人没好气地说:“谁叫你管?”把头一甩,打开那边的防盗门进去了,把门“砰”一声摔得很响。
⑧后来不知道咋回事,老汉爱从猫眼往外看的事儿传出来,人们经过他家门前时,都加快脚步。儿子可能是听谁说了,很委婉地劝道:“爸,没事你别老看这个猫眼,更别开门。”老汉问:“犯着谁啥了?”儿子说:“跟咱老家不一样,不兴管别人家的事!你好心,人家还怀疑你精神有问题哩!”
⑨这天儿子回来,发现他家防盗门外贴一块绿色的广告纸,正遮住那个猫眼,儿子吃一惊,进屋说,看看出事了吧,邻居抗议了,把咱猫眼封住了,我得去找他们。老汉说,不用找,我自己贴的,他们该放心了吧?我想回老家过。儿子吃惊地说,好好的大都市不住,老家那沙漠地带……(B)老汉说,啥大都市?我看这儿比咱老家还沙漠哩!说着,两行老泪从皱纹密布的脸上滚落下来。
【1】结合③~⑧段内容,说说老汉想回老家的原因有哪些?
【2】说说划线句子(A)和(B)两处中“沙漠”的含义和作用各有什么不同?
【3】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4】如果你是文中的孙子,你同意爷爷回老家吗?你想给爷爷说些什么呢?
12、请以“这个春天不一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1)审题、立意:写“这个春天”里的什么?有什么“不一样”;(2)有创意地表达:可以灵活选择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600字以上;(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