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iáo) 震悚(sǒnɡ) 镶嵌(qiàn) 血气方刚(xuě)
B.哺育(pǔ) 霹雳(pī) 荒僻(pì) 忍俊不禁(jìn)
C.矜持(jīn) 亘古(ɡènɡ) 取缔(tì) 悲天悯人(mǐn)
D.深宵(xiāo) 丰饶(ráo) 诘问(jié) 颠沛流离(p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钦佩 辜负 心有灵犀 天崖海角
B.惶恐 轮廓 苛捐杂税 言外之意
C.粗拙 烦躁 目不窥园 千均重负
D.攀谈 累赘 锋芒必露 刮目相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大家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B. 孝感火热的建设现场和强大的发展气场给省委考评组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C. 由于同学们的刻苦努力,12月份月考全班同学语文平均成绩超过了88.5分左右。
D. 孝南职校在我校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评价很高。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这家工厂的烟囱每天黑烟滚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附近的居民气冲斗牛。
5、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当祥子遇见了忙碌一生却依然穷困潦倒的“老马”后,他对前途感到了失望,但最终使他彻底走向堕落的却是得知了小福子的死讯。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刘四爷变卖了人和车厂的车外出享福,虎妞继承车厂的计划落空,只好向二强子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D.《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一丝不苟,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粹,有时甚至小到一个标点,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B.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使自己在大廷广众之下有一份荣耀。
C.小桃树在风雨中哆嗦,纤纤的生灵,猥锁的模样,枝条已经慌乱。但风雨过后,我突然看到那树的顶端,竟还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D.我曾加入浩浩荡荡的走山大军,多次征战于崇山峻岭。当我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山巅,心头却无端涌起一阵悲凉。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不耻下问,好学上进。
D.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不亦乐乎。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①人
苏轼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③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④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mò):没入水中,指潜水。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③虽:即使。④务:致力。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北方之勇者
B.但微颔之 但知其一
C.惟手熟尔 惟吾德馨
D.见舟而畏之 见往事耳
【2】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翻译:(陈康肃公)在自家的园子里尝试射箭。
B.尔安敢轻吾射!
翻译:你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C.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翻译: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致力于追求大道理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D.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翻译:按照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被淹死的。
【3】【甲】文的题目是《卖油翁》,为什么由陈康肃公善射写起?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甲】文中卖油翁见陈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是他认为①_______。【乙】文中南方人“七岁能涉,十岁能浮,十五能没”,是因为②________,【甲】【乙】两文均说明③________的道理。(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条路
①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情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处蠕动,吐着舌箭。
②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到:“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③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陡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射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④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他父母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⑤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⑥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呀,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1】给加点字注音。
澄静( ) 伫立( ) 蠕动( )
陨落( ) 教诲( ) 虔诚( )
【2】“我会选择一条正路”中的“正路”指的是什么?
【3】“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请用几句古诗概括最后一段的含义。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11、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⑾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①段中的“奇观”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在原文中找到并抄写下来。
【2】选文③—⑤段主要是对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描写,它表现了红军战士们的_____________精神。
【3】文中划波浪线线句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老山界难走,“难”在哪里?
12、作文。
人生有相逢,也有告别。和亲人告别,和朋友告别,和心中的某个偶像告别;和一本书告别,和一座城市告别,和一段经历告别,……总有那么一次告别让人难忘,让人想拿起笔,记录下来,写进时光深处。
请以“记得那一次告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