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文言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以此自矜:自夸
B. 愿驰千里足:赶马快跑 见往事:了解
C. 以我酌油知之:用 释担:放下
D. 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双兔傍地走:跑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孱头(càn) 澜语 嗥鸣(gāo) 妇儒皆知
B.自矜(jīn) 取谛 修葺(jí) 千均重负
C.炽热(zhì) 迭起 亘古(gèng) 锋芒必露
D.疮疤(chuāng)烦躁 愧怍(zuò) 怏怏不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老王常有____的____,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____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A.失群落伍 惶恐 活命 B.失时落势 担忧 挣钱
C.失群落伍 担忧 活命 D.失时落势 惶恐 挣钱
4、下列关于《红岩》、《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及《骆驼祥子》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
B.《西游记》中八戒忍受不了五庄观仙童的谩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将树推倒。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
D.《骆驼祥子》中祥子所有的积蓄都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祥子第二次买车的愿望破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 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的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 他上课总是开小差,对此他的同桌义愤填膺。
D. 王老师对同学总是低眉顺眼,和蔼可亲。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唐代诗人,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生活中,我们常用到一些尊称和谦称。如:谦称自己“鄙人”、“不才”等;而“令尊”、“令堂”则是对对方父母的尊称。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的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的文章层次。
8、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射于家圃 (2)及守荆南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 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去 / 旦辞爷娘去 D. 但手熟尔 / 尔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9、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2)《木兰诗》中高度概括木兰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的品质,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十二本存折
①朋友姓骆,叫其父为骆父吧。骆父瘦,腿长,更显瘦,杆子似的。我见骆父三次,分别在几年里:第一次交臂错过,他例行去远足,只见其背影;第二次他刚远足回家。累得躺在躺椅里,气喘吁吁,只对我点头;第三次总算正常,一起吃晚饭,却只说过几句话。骆父不爱说话,爱运动,日日带着干粮上路,满山遍野地奔波,把力气和脂肪全通过汗水洒在路上。
②骆父年轻时在石灰厂做工,双肺吃足尘灰,年纪轻轻就落下慢性支气管炎的毛病,未及中年,已同老人一样虚弱,气力不足。生产队劳动,评工分,别人家十分,他要打八折,因为身子虚弱嘛。村里人都以为他寿数长不了,老早就病秧秧的,是阎罗王随时要叫走的样子。他却一路蹒珊,踉踉跄跄,挺到了八十四岁。全村人当稀奇事讲,编出各种故事。故事的配角是朋友,讲他手眼通天,花钱收买了阎王爷。
③朋友其实是普通人,理工男,嘴笨性平,“通人”的功夫都不及格,谈何“通天”?只是做事钻研,下海早,挣了些钱。这年代,只要入对行,下手早,挣钱是最容易的事,哪怕在合适的地方让银行给你垫钱置几处物业,都能赚翻天。朋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成了大款。朋友却从不款待自己,生活节俭,是标准的好男人,唯一款待的是病父,把他当虾一样呵护着养。
④骆父的寿命一半是儿子花钱保出来的,一半是他自己用脚走出来的。医生建议:肺不好,用脚呼吸。他持之以恒,不论严寒酷暑,只要出得了门,绝不待在家里,从不懈怠。生命在于运动,骆父是顶好的例子。但病肺终归不饶他,不时向他报警,2016年终因肺衰竭撒手人寰。医生说老人家的肺像老透的丝瓜瓤,只剩网状的筋络,靠着这样一对肺能活到这年纪,是奇迹。这奇迹是儿子的孝心和父亲的双脚联袂打造的。
⑤骆父还创下了另一个奇迹。
③整理遗物时,朋友发现父亲房间里,那张他小时候做作业用的小书桌,有一个抽屉牢牢锁着:一把明锁,一把暗锁,双保险。父亲是突然跌倒,然后在多家医院辗转、深度昏迷半年之久后走的。没有临终交代,没有遗嘱,朋友不知道“重兵把守”的抽屉里藏着什么宝贝。当然要打开,兴许里面就有遗嘱。四方找,找不到钥匙,只好找刀钳帮忙。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有的黄,有的红,有的蓝;有的新,有的旧,有的破;有的只是一页纸,是最老式的存单。数一数,总其七十二本(张),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大多是一万元整的,累计八十三万多元。
⑦朋友讲,当他看到这些存折时完全傻掉了——这么多!摆起来要堆成两列,否则要坍倒。他瘫坐在父亲床上,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张)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存折有的已经存放二十多年,变色,发霉,房间也已经空落半年之久,四处积满灰尘,在夏天的高温里,不可避免地散发着一种酸腐味。但朋友讲,这是他闻过的最好闻的一种味道,一年多来,他坚持每周周末回去,去父亲房间坐一坐,重温这个味道,好像是上瘾了。
⑧我曾陪朋友去他父亲日日行走的路线走过一趟,走得饥肠辘辘,看见一家野菜馆,便去就餐。当地有一种土制红薯烧酒,挺出名的,自然要尝一尝,菜热腾腾地端上桌,我们举杯。朋友举起又放下,流泪出门,我追上去,忍着饥饿陪他走。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起父亲每天带着干粮走在这路上。
⑨以一荤一素一碗饭这最简单的三十元一餐计,一年下来是一万多,二十多年是将近三十万,八十多万其实就是这么节约出来的。我纳闷,难道他不知道你有钱?朋友讲,知道的,只是苦出身,舍不得花。我母亲也是这样;我给她的钱大多被她存在银行里,她总是讲,我少花一块,你就可以少挣一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只知道,天下父母都这样,宁愿自己苦着、累着、熬着,啼着血,也要对子女道一声岁月静好。
【1】文章以“七十二本存折”为标题,有何妙处?
【2】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作用是什么?
骆父瘦,腿长,更显瘦,杆子似的。
【3】结合上下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字有何作用?
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
【4】文章结尾处写“我”母亲将“我”给的钱存在银行,这与文中骆父的“七十二本存折”是否重复?为什么?
【5】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老王》一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和_____两个字概括。
【2】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学习支架)“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也指以物嵌入,作为装饰。镶是指把物体嵌入,嵌是指把小物体卡紧在大物体的空隙里。镶嵌多用于工艺制作术语。
(选作思考)再次细读“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与神态。
【3】结尾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以”生命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2)字数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21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