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野生动物。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揭示了生命的规律,人生的哲学;描绘了宇宙的辽阔,海洋的无际;解读了民族团结的奥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把河流山川、森林万物囊括其间
②携手并肩同心同德,那是“众”字
③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
④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
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
⑥一个“山”字,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与险峻
A. ⑤④⑥②③① B. ①④⑥③②⑤
C. ①④⑥②③⑤ D. ⑤④⑥③②①
4、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②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③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④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
B. 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得是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C. 有意见你就提出来吗,何必发那么大的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D. 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
6、下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木兰不畏劳苦、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B.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C.描写频繁征战,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D.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殷红(yān) 嗥鸣(háo) 污秽(huì) 仰之弥高(mí)
B.红妆(zhuāng) 自矜(jīng) 菌子(jūn) 酣然入梦(hāng)
C.镐头(gāo) 修葺(jì) 孱头(càn) 屏息凝神(bǐng)
D.谰语(lán) 校补(xiào) 震悚(shǒng) 晌午饭(shǎng)
8、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世以为神
B.汝亦知射乎 岂汝先人志邪
C.杖之,碎其金鱼 康肃笑而遣之
D.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
C.(甲)文中“陈康肃公”的“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D.(乙)文中陈尧咨自称“小由基”,是对“善射”的进一步说明。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睨之”“微颔之”等词表明卖油翁既有肯定之意也有不以为意的神态。
B.(乙)文陈母“杖之”是因为陈尧咨辜负了父母要求他忠孝报国的期盼。
C.(甲)(乙)文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的道理。
D.(甲)(乙)文中的陈尧咨都是射技纯熟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9、按要求默写。
(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
(2)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无怨无悔的诗句。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绅士和烧炭工
①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④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⑤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⑥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⑦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味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⑧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⑨“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⑩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⑪“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2】“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联系上下文说说,此时诺比斯的父亲可能会想些什么?
【3】文中画线的诺比斯父亲要求儿子道歉的话如果改为“对不起,请原谅”好不好?为什么?
【4】怎样理解“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中加点的词语?(提示:这个词表现了烧炭工怎样的心情?)
【5】怎样理解文末老师说的“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这句话?
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墙里的玉兰花
王娟
①春天要来了,看守所院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以前常穿梭在开花的树下的兄长,却回不来了。
②李建生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看守所的一个普通民警。看守所的抗疫形势从一开始就特别严峻。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一旦疫情传入监区,后果不堪设想。
③李建生所在的看守大队,原本加他有6名民警,但一人患癌做了手术不能上岗。李建生连着1月23日、24日(除夕)值了两天两夜班。28日、29日,一个同事咳嗽发烧,需要隔离。李建生又替了他两天两夜班。2月1日,全国监所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李建生二话不说又带头上岗,从2月1日至6日一直在所值班和封闭备勤。期间,领导考虑他的身体,怕出事,让他回去休息一下:“你年龄大,身体又不好,不行让其他人上吧?”他却说:“人手紧,没事,我能顶住。”
④2月13日,他回家拿了趟衣服和药又回到岗位。那天一整天,李建生不停穿梭在看守所大院、AB门、监区执法服务大厅、提讯区,办理远程视频提审,代替办案单位办理在押人员换押、延期等法律手续。对讲机里,不时响起李建生协调监区内外办理业务的声音,没有人察觉他的异样。
⑤晚上20时20分,全体值班、备勤民警和辅警开始封闭晚点名,李建生从办公桌前起身时,突然无力地说:“我怎么站不起了?”一旁的民警赶紧上前扶住他,大声喊人。此时的李建生已四肢瘫软、神志不清。随后,他被送上了救护车。2月15日16时15分,经过44小时的抢救,医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56岁的他因突发脑溢血匆匆走了。截至他倒下那天,李建生连续在一线工作了9天。
⑥因为抗疫,李建生的后事一切从简,但仍有一些群众得知后,不顾再三劝说,带着口罩非要来送他一程,李建生家只好大敞着门和窗。东风辖区小卖店老板万国良哭着说,2004年9月,他患了白血病。春节时,李建生看了媒体的报道后给他送来了1000元钱。万国良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叫李建生,是东风所的副所长。会兴一组75岁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刘淑亚,由儿子搀扶着,大哭着在夜色中赶来拜祭。她说,她丈夫患癌症去世,她一个缺亲少友的中年妇女,拖着三个孩子,缺吃少穿,日子都不知道咋过。时任会兴所副所长的李建生得知后,和她们结了帮扶对子,资助她们办了个小沙发厂,从此,一家人才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会兴街的刘振峰爱惹事。2005年,刘振峰因为打架进了派出所。李建生几次三番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又找人帮刘振峰承包了一个垃圾处理厂,使他走上了正道。刘振峰说,李建生对他,犹如再生父母。
⑦从警30多年,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这个老实人虽然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
⑧除了李建生,他家四口人还有两口也忙碌在抗疫一线。儿子在自己单位设在湖滨区涧河街道的某小区防疫卡点值守,儿媳是湖滨区车站街道一防疫卡点的负责人。市区施行网格化防疫后,是李建生支持他们第一批报名到一线值岗的。
⑨2月19日,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支持抗疫一线。他说:“父亲是因为抗击新冠肺炎走的,我们要替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⑩春天就要来了,看守所大墙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洁如玉兰的人,会魂归旧地,再来看看花吗?玉兰树有知,花开祭故人。
(——根据出题需要文章有所改动)
【1】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看守所“严峻”的抗疫形势体现在哪里?
【2】阅读文章③—⑦自然段,分析第⑦自然段中“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竟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加点字的内涵。
【3】结合文章⑧—⑨,分析“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的原因。
【4】请从结构、内容和情感三方面分析文章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12、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事、物、景激荡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中飘逸缕缕温馨和芬芳……
请以“那一缕心香”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