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南充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种无病呻吟的作品,令人深恶痛绝

    B. 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 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实行“天空地一体化”监管,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江河大保护。

    B. 精忠报国”四个字,从小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是习近平一生的追求。

    C.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D. 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

  • 3、下面书法作品,是家中客厅悬挂的字幅。不同的字幅内容,展现了不同的家风。下列对字幅的欣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作品属于隶书,蚕头燕尾,严谨庄重。此幅书法作品展现了主人不追求名利,志趣高洁的高雅情趣。

    B.乙作品属于行书,潇洒流畅。主人坚信足够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C.丙作品属于楷书,规范端正,行云流水。主人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成功的根本。

    D.丁作品属于草书,奔放自如,表现了主人对家庭和睦的重视。

  •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 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 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 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红(yān补(jiào) 军tiě)   气冲牛(dòu

    B.suì)   钥shi果(shuò)  躬尽瘁(

    C.hàn罚(chéng)    哺育()   而不舍(

    D.fēn)   相chèn)   古(gèn) 深痛绝(

  •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    尽了。

    (2)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     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3)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     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A.    懊丧     B.退    懊丧    

    C.    懊恼     D.退    懊恼    

  • 7、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

    (2)不不枝   蔓:________

    (3)亭亭净 植:________

    (4)瓣如丝、如爪 其:________

    (5)菊独盛 惟: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严霜既降,百花零落。

    3甲文写莲,乙文写菊,都写到了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写的菊和牡丹,乙文中写的“百花”,分别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日: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珍惜水资源

    材料一: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 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灌溉耕地约占72%。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用水量大约是10条黄河的水量。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已达到了80%以上。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用水以及污染加剧,中国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多地区“有水不能喝”的荒唐现象。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世界水周”论坛3月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为期5天的论坛将围绕“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各项挑战。论坛主办方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缺水”一词正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受人口压力和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的影响,转变用水方式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效用水的一个关键是如何节约用水,改变大规模消耗水的方式虽具挑战性,但却十分必要。今年的主题“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为了节约用水,人们需要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工业、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用水大户。

    材料四: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海亮) 国家气候中心昨天(2017年5月21日)发布,从4月1日到5月19日,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中部和北部、京津等地降水稀少,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仅有18.7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内蒙古东南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北部等地春玉米、马铃薯、春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种进度明显偏慢,部分地区已错过适宜播种期;干旱还造成已播种作物正常出苗和生长困难。

    1结合材料一,说说“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出两点)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内容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淡水资源总量却极度贫乏。

    B.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水量大、利用方式不当和水资源污染严重。

    C. 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很特别,很珍惜。

    D. 据《北京晨报》报道,2017年4到5月近两个月时间,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为56年来同期最少。

    4如何避免材料四中的旱灾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槐花一寸深

    耿艳菊

    ①想起鲁迅先生写在他的后院墙外,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时候,我们家屋前的槐树总会一下子窜过来,不过是一株,在屋的左侧。

    ②这株槐究竟有多久的岁月呢?一个大人刚好合抱过来,树阴匝地,覆盖大半个庭院。槐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花如珍珠,缀满枝头。幽香四溢,挤出院落,弥漫整条胡同,迎向每一个路人的鼻翼。

    ③听父亲讲起,它是差不多和我同岁的。那年十月,我出生后,父亲在第二年春天就买了一颗槐树苗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江浙一带有生女儿而植香樟树的习俗,就跑去问父亲为什么不种香樟树。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咱们豫东平原可没这习俗,我当时只是觉得槐树好养,也是一种花,而且你一天天长大,大人们忙,刚好可以让它陪着你,不至于太孤单。

    ④的确,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我前二十年的光阴都是与它密不可分的,点点行行,写满了槐的味道。

    ⑤最初记起的槐的样子,是细瓷碗口粗,枝叶稀疏,花朵寥落,星星点点。不过,对于一个村落里的孩子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很美的花卉了。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成长的过程中,因了这株槐,添了多少乐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槐树下嬉戏,槐树下吃饭,槐树下数星星……且在每一年的春光柔软的下午,常常爱这样玩,一个个伸开小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去丈量槐的胖瘦。年年丈量,年年如此,却不知人在长,槐也在长呀!

    ⑥其实,槐的好多半在于它的花。在花的国度里,槐花是最具平民气质的吧,王谢堂前不需要它,百姓家里倒是常见。令人叹服的是不仅可作观赏,宜可食用,吃起来满口幽香,难以忘怀。在众多的花里,能做得如此体贴周到的也就是槐花了。因此,在过去那吃食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屋前的一树槐花成了最美的期盼。

    ⑦曾记得,槐花刚展露笑脸时,我已急不可耐,一遍又一遍催父亲搬梯子撸槐花。我站在树下,仰着小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却是一阵紧似一阵,生怕父亲的大手碰疼了花。母亲也在树下,拿着小篮,小心翼翼地接摘下的槐花。然后,母亲清洗,拌面,上锅蒸,捣蒜泥……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终于可以吃了,一阵香甜的清气萦绕,吸一口,已经醉了。因了这树槐,我们每年在它的花开时节都能享受槐花盛宴。然而当我二十岁去外地上大学时,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是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⑧就像人的一生总会磕磕绊绊一样,槐树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水顺风。翻盖新房子时,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有一年下大雨,屋子漏了,几位叔伯帮忙检修,上到房顶一看,原来是槐树的枝干茂盛,压破了瓦片,大家都建议把树伐掉,父亲愣是舍不得。后来,父亲爬上去,用锯一点点把碍事的枝干锯掉,这才安心。在房屋的左侧是储物棚,父亲每次把那辆机动车推进去都特别费劲,家里人几次三番的劝说伐掉,父亲总是无动于衷。

    ⑨今年的槐花时节,我带着幼子回家看望父母,这也是十年之后我再次赶上了它的盛开。傍晚和父母坐在槐树下聊天,槐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我突然想到了白居易“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的诗句,这一寸深里该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呀!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深一寸的槐花又该是多么宝贵!掐指算来,这槐也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了,不长亦不短呀!你看,我已远嫁,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槐依然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情深如旧。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⑩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始终不肯伐掉它的原因。

    (摘自《现代快报》2020年4月3日)

    1父亲在小院种的槐树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了,有哪些“光阴里的故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2结合语段,说说文中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

    (2)然而当我二十岁去外地上大学时,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是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3家人几次三番的劝说伐掉槐树,父亲愣是舍不得,总是无动于衷。这与下面材料中的祖母不同意砍掉小桃树,分别有着怎样不同的原因呢?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垒一垒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儿,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

    (选自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1)《槐花一寸深》中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棵小桃树》中的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

    4院中的槐树花开花落,也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了,在这三十年的光阴里,深藏着哪些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5本文以“槐花一寸深”为标题,在行文结构和表达情感方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

    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请以“我的另一片天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请以“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补充完整题目.(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