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中“只”是副词。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喂,你听见了没有?”中“喂”是叹词,表示呼唤。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舷窗(xián) 模样(mó) 俯瞰(kàn) 毛骨悚然(sǒng)
B.踉跄(qiàng) 孱头(càn) 酝酿(niàng) 忧心忡忡(zhōng)
C.星宿(xiù) 修葺(qì) 竹篾(miè) 盘虬卧龙(qiú)
D.可汗(hán) 伛偻(yǔ) 攥着(zuàn) 一曝十寒(bào)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迫不急待 尽态极艳
B.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戛然而止 浑身解数 力挽狂澜 眼花缭乱
C.鞠躬尽瘁 铤而走险 锲而不舍 迥然不同 聊以自慰 怏怏不乐
D.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罄竹难书 精疲力竭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更不敢说话了。
C.吴锦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他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 37000 多元,并于2016年2 月 14 日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D.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5、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 )
A.
B.
C.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同学的建议,他虽然嘴上没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B.广大群众对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无不深恶痛绝。
C.由于今年多次遇到旱涝灾害,使得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D.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B. 6月7日,2019年夏季高考如期举行,全县3所高中约2800余人参加了考试。
C.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 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
8、阅读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寻复南奔: ②有友人与之书:
③涉猎经史: ④唯傅修期耳 :
【2】用斜线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3】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9、诗人常托物言志。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几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①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是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黑板上写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作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④天才绝对出自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整栋楼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聊表歉意。”
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
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
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更加令人喜爱。
(有删改)
【1】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请分条概括。
【2】“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一句中,作者为什么使用“欣赏”这个词语?
【3】钱学森回国后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后来却主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担任副院长,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5】文章第②段写道:“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谈谈你从文中钱学森的那几句“老实话”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11、灯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都弥漫着舒心的笑意。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④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鮟鱇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⑪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⑫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⑬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⑭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⑮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⑯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⑰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⑱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
⑲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⑳父亲愣怔了一下。
㉑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我,督促我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㉒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㉓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㉔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㉕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
(选自2019年5月《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故事情节 | 小伟回乡 看望父亲 | (2) | (3) | 小伟走在 回家路上 |
小伟心理 | (1) | 疑惑 | 感悟 | (4) |
【2】小说第⑤至⑩段详细记叙了父子俩钓鱼的经过,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请根据提示,给文中画线句子做批注。
(1)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加点词语)
(2)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修辞手法)
【4】小说标题为“灯”,“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2、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是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半命题作文
总有一个心愿没有实现,总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那么现在,请你发出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