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校补(jiào) 亘古(gèn) 晌午(shǎng) 锲而不舍(qì)
B. 污秽(huì) 殷红(yīn) 猥琐(wěi) 颠沛流离(pèi)
C. 累赘(zhuì) 炽热(zhì) 修葺(qǐ) 鲜为人知(xiǎn)
D. 伫立(zhù) 祈祷(dǎo) 告罄(qìng) 屏息凝神(bǐ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 愧怍(zuò) 矗立(zhù) 锲而不舍(qiè)
B.哺育(bǔ) 诘问(jié) 门框(kuāng) 鞠躬尽瘁(jú)
C.污秽(huì) 殷红(yān) 蜷缩(quán) 酣然入梦 (hān)
D.粗拙(zhuō) 咀嚼(jué) 憎恶(zèng) 气冲斗牛(dòu)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由于同学们在“战疫主题”征文活动中表现出色,使15件作品荣获一等奖。
C.面对校园欺凌,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
D.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起到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表达效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B.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4月1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开启商业运营,标志着泉城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5、诵读古诗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是基础。下列加点字读音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吾资之,不逮(dài,及、赶上)人也;贫者语(yù,告诉)与富者曰
B.尝贻(yí)余核舟一;虎大骇(hài,害怕),远遁
C.以为且噬(sì,咬)之也;诎(qū,弯曲)右臂支船
D.子何恃(shì,凭借,依靠)而往; 虽有嘉肴(yáo,鱼、肉之类的熟食)
6、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张中行,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
C.《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 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递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注解)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拊:拍。搐chù:收缩。此指“夹”。拌:摆动。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4】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经常被后人用来描述绝处逢生的处境,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淡竹》,按要求回答问题。
淡 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第②段突出了所写植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有什么作用?
【2】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
【4】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5】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花开的声音
陈文和
①花开也有声音么?一般人都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花儿开放和雪花飘落是一样的,不会发出什么声音,理由是它们的分量太轻,在空中不可能撞击出任何声响来,前不久有两个外国人在下雪的时候爬到房顶上用麦克风吸纳雪花的“声音”,然后接到示波器上。他们发现,雪花不仅有“声音”,而且是非常尖锐的,像救火车发出的一样,但这种高频我们是听不到的,因为上帝没有赐予人类那种极端灵敏的听觉。
②雪花如此,花儿开放的时候,我相信它也不悄无声息的,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两三天前就显出雏型,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气球一下子灌进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噗”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了。只见那由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昙花的开放或许是由于感情的积累,所以有一种巨大的冲劲,才发出“噗”的一声来。就像孩子玩的气枪木塞弹跳出枪口,又像谁嘴里含的珠子吐到了盘子上。
③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型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好几天,它的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现在你的面前,但距离开放仍有些日子。那一株茶花,叫“五宝茶花”,枝头共有十几个花苞,它们之间好像有个约定,谁先开谁后开。“嫩蕊商量细细开”,从这一句古诗里我真惊叹古代诗人体察的入微。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终于看到第一颗准备开放的花苞有些异样了,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它是那么细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缓,就像恋人的一种低语,可这种低语我却听到了。昙花开放的声音是短促的,茶花开放的声音是悠长的,不管短促或悠长,都是那么动听,那么迷人。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籁吧!
④花儿这样,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儿童是人类的花朵,这已是共识;处在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更像是进入美丽的花季。男孩和女孩的接触,总是由于爱慕和某种契机引起的,但由友情到爱情,却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中间的“突变”,就像正电和负电突然撞击在一起,再粗心的人也会听到对方胸脯中噗噗的心跳。那噗噗的心跳声,不就是一种花开的声音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感受到,对方的一举一动,对方的神态,都是一种花开的姿态;对方的话语,不管音阶的高低,都是一种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感情的花朵开放的声音啊,听到这种声音,你会为之流泪,为之激动不已,为之刻骨铭心。有人说“爱情是颤栗的幸福”,那“颤栗”的声音、形貌,会使人陷于迷醉和眩晕。自然界花开的声音,是一种天籁;人间真正的爱情之花开放的声音,也是一种天籁;它的音色是十分纯正的,不带任何杂质。这种“天籁”即使只出现一次,但就只这么颤栗一次,你都会永远记住它,记它一辈子。
⑤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发、成熟,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许中间还会出现一波三折,受到某种压抑和禁锢。当它“破茧而出”或“破墙而出”时,会出现多大的冲击波啊,那一瞬间闪亮的冲击,给人类带来的是一种无限的惊喜,人们从中会谛听到一种美的声音,真善美之花开放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自的心态,千细微处才能听到,否则,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它很可能会被喧嚣和浮躁的声浪所掩盖。此外,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文明之花开放的另一种“天籁”了。
⑥长时间以来,我都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我始终认为,在人世间,倾诉是一种方式,谛听也是一种方式。一个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因为花开的那一刹那,会最充分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份难得的惊喜,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诗意的享受和情感的满足。
【1】文中写到了自然界哪些花开的声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结合文章,请概括出文章的思路。
自然之花--___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
【3】请从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2)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
【4】结合文章第5段,说说怎样才能听到“文明之花”的“天籁”。
12、请以《我们》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