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广元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门褴  愧作  酣然入梦  心不在焉

    B.醒悟  疮疤  日不窥圆  迥乎不同

    C.菩萨  震悚  微不足道  鞠躬尽瘁

    D.惶恐  默契  五彩斑澜  降格以求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 王教授是一位民俗专家,但他还是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 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家不期而至,共同欣赏难得的体育省会。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B. 老师要求大家做完作业后要多检查几遍,一般总能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小问题。

    C.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好了。

    D. 牛郎织女这对恋人,却为浩渺银河所隔,天涯海角,遥遥相望,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得以相会。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对(xiào)   (huì)       如(pì)        为人知(xiǎn)

    B.基(diàn)   (qiào)     古(gèn)       人不倦(huǐ)

    C.佩(qīn)     (dào)       恐(huáng) 深痛绝(wù)

    D.笨(zhì)     悔(chàn)     (sì)        忍俊不(jīn)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郎润 贮蓄 嘹亮 草垛 误入岐途

    B.哄托 棱镜 胳膊 镶嵌 析析沥沥

    C.响午 澄清 发髫 枯藤 随声附和

    D.高邈 化妆 铃铛 莅临 委曲求全

  • 6、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 崇高  坦诚  仰慕  暑名

    C. 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 颤抖  焦虑  筹划  奠基

  • 7、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B. 《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C.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D.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他在北京拉洋车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B. 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C. 阻之(或:有的人) D. 上有(谴:派遣)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曾 任 范 县 令 爱 民 如 子 室 无 贿 赂 案 无 留 牍

    3结合选文说说郑板桥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____________》)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7)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_________________,无案犊之劳形。___________《陋室铭》)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课内语段阅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的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2作者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

    4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父亲不识字,可父亲对一切写了字的纸张怀着天生的敬畏与莫名的虔诚。

    (2)那一堆涂满了女儿忧伤情绪的纸片,在众人的眼里,包括在女儿自己的眼里,都不过废纸一堆。可父亲发现了它们,他的眼睛里立马闪现出热烈到无以复加的光芒。他仿佛发现了一个稀世天才。

    (3)那年女儿读大一,在一所不入流的大学。暑假里躲在屋里写写画画,写的也不过是自己对前途与未来的迷茫。那篇青涩稚嫩的东西,父亲连读都读不懂。可他认定,他的女儿了不起,居然可以写小说了。

    (4)他执意要拿着它去找地方为她出版,女儿坚决不同意。他们的争执因此而起。那个暑假没过完,女儿就匆匆收拾起行李回学校去了,却把那厚厚的一本手稿扔在一个角落里。她以为,她走了,他会忘记。女儿却没想到,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的父亲,居然借了邻居哥哥的西服领带,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就揣着那本手抄稿到省城去了。

    (5)父亲不知道出版社在哪儿,一路向人打听,终于敲开一家出版社的大门。看到衣着光鲜的工作人员。父亲卑微地弯腰含笑,送上一支香烟,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向对方说明来意。可他的话,很快就被那个工作人员礼貌的微笑给打断了:对不起,我们目前还没有出版计划。父亲脸上的笑一下子就僵在了那里:那我怎么样才能把女儿的书给出版了呢?

    (6)你们实在想出版,可以自费。回答很简短,语气里已是不耐烦。父亲却还不走。他把手稿再次谦恭地递上去:您给看看,我们可以自费出。

    (7)我们现在忙。工作人员的手轻轻一挥,父亲的骄傲就“啪”一下掉在了地上。父亲弯腰拾起地上的手稿,转身,下楼,整个人轻得像一片叶子。

    (8)他给女儿的信还是很快就寄到女儿手上,歪歪扭扭,很短的几句话:闺女,我拿着你的书稿去见了出版社的人,他们看了,说你写得不错,再好好修改一下就能达到出版要求。女儿没回信,她自己很清楚,那篇东西离出版的要求还有多远。可女儿的写作热情却被父亲的那封短短的信重新点燃。只是,那一次,女儿偷偷地写,再不敢让父亲知道。

    (9)父亲着迷了一样,一定要想办法把女儿的第一本书出版了。父亲找了数家出版社,仍然没人肯出版女儿的书。父亲就决定自己拿钱帮女儿出书,他终于找到那样一家出版社。只是两万六千块钱的费用,他们家不吃不喝也要整整两年才能挣出来。那一次,一直沉默的女儿再也不能沉默,她同父亲大吵。她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她甚至觉得父亲是在把她往一条绝路上逼。父亲第一次对她发了脾气,他说: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女儿行,自己的女儿是写书的料、就算砸锅卖铁,他也要把她的那本书出版了。

    (10)父亲真的做到了,已是时隔四年之后。两万六千块钱,他雇了辆汽车从省城印刷厂拉回了一千三百本书。新书到家的那天,父亲把全村的父老乡亲全都招到了家里,摆了几大桌的酒席,放了几大堆的烟花。灿烂的烟花下,父亲的泪,流了满脸。女儿的泪,也流了满脸。直到那时,她才从母亲的嘴里知道,那两万六千块钱的来路。那是父亲扛了数不清的水泥袋子赚来的。身高一米五六体重仅有九十多斤的父亲每天却扛着每袋一百斤重的水泥一天扛上两百多袋。他根本就没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肉体,他拿它当了钢铁……

    (11)那天,在她的新书“发布会”上,父亲喝了很多酒,喝醉了。喝醉了的父亲拉着她的手说:瞧,上帝已经为你打了一扇窗,你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识字的父亲,为着女儿“处女作”的出版,已学会了使用文化词。

    (12)那一年,她大学毕业,待业在家,苦闷无着。

    (13)父亲曾用了四年的时间,为出版她的第一本书。她却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连续出版了数本书。散文,随笔,小说……当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报纸上,当她气定神闲地坐在演播室里追忆那段青涩的年少岁月,提起父亲,提起那本至今仍被父亲保留着的处女作,她仍然泣不成声。她记着父亲给她说的那句话:瞧,上帝已经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14)她说,打开那扇窗的不是什么上帝,而是说那句话的人。是的,父亲没文化,父亲的那双手像锉刀,父亲额上的皱纹,像犁铧穿过。可父亲的目光,却坚定,深远,父亲的那份深情堪比太阳,在那一瞬间,穿透了她青春岁月重重的迷雾,为她指明了方向……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请简要赏析。

    父亲弯腰拾起地上的手稿,转身,下楼,整个人轻得像一片叶子。

    3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   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似帆如瀑更像迸溅的水花的紫藤萝吗?那是阳光下跳动的紫色音符在谱写生命的欢歌。还记得那长得很慢且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样子又有点猥琐的小桃树吗?那是生活航道上的指路明灯。一花一草一景,皆可入画入诗入文,自然万物就是这样备受人们青睐。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不仅要写出它的风姿,更要写出它所引发的感触和思考。注意内容连贯顺畅,语言准确生动,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