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2、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主要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C.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欧阳修是其中之一,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卖油翁》。
D. 中国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例如:弱冠指20岁的男子,桃李年华指20岁的女子;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之年指80—90岁,期颐指百岁老人。
4、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B.《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祥子等。
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D.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5、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选聘/任凭 憎恶/赠品 挚痛/赤红 截然不同/结结巴巴
B.镐头/嗥鸣 鞠躬/巩固 调羹/调料 气冲斗牛/灯光如豆
C.规矩/巨型 呜咽/殷红 诘问/吉祥 锲而不舍/四舍五入
D.字帖/碑帖 污秽/荟萃 弄堂/摆弄 慷慨淋漓/故事梗概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诗词经典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这些经典。
D. 通过此次青春期教育活动,使我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B. 到明年,我省将形成开发、销售、生产、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C. 华为在2019年1月推出的5G多模终端芯片,凭借多项创新技术,全面开启5G时代。
D. 2019年4月,南沙大桥建成通车,使我市到广州南部的行驶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鸿: (2)无案牍之劳形 劳:
(3)可爱者甚蕃 蕃: (4) 亭亭净植 植: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⑤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⑥《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记叙文,回答各题。
爱的味道
①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晨起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散步,生活简单随意。因为房屋临街,夫妻俩喜欢敞开房门,坐在那里看书、品茶,或是悠闲地看着过往行人。
②每当屋子里飘出美食的味道,就能猜出他们的儿子回来了。那家男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极少回来。儿子回来时,也是夫妻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往返于菜市场和家之间,仿佛要把世间美味全部做给儿子吃。
③小小的房子里,总是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有时路过门前,我会开玩笑地说,今天是炖鱼吧,离好远就能闻得到呢。女主人笑着说,是呢,尝尝吧,味道很鲜美。几天后,儿子走了,没有了香喷喷的味道,房间又恢复平静,夫妻又开始简单随意的生活。
④爱是有味道的,虽然美味佳肴在哪里都能吃得到,但是出自父母手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⑤有位朋友不喜欢吸烟,但每次回到乡下,闻着那熟悉的廉价烟叶的味道,就会想起他的父亲。
⑥那时家庭生活贫穷,为了供他读书,家里的经济一直捉襟见肘。他每次回家取生活费,父亲都会犯愁,但却从不让他分心。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吸着长长的烟袋锅,伴随着袅袅青烟,有轻轻的叹息声。
⑦“爸,别抽烟了,对身体不好,家里实在没钱,我就不读书了”。父亲笑着说,吸烟是为了给你驱蚊子,你不要有顾虑,好好学习才是正事,生活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父亲轻描淡写,他早已泪湿枕边。
⑧朋友说,艰难岁月里,父亲努力地支撑着家,面对困难父亲从不说苦。古人解忧,唯有杜康,父亲解忧,却只能吸烟。父亲的身上充斥着浓浓的烟味,隔了好远都能闻到,那时心里极不喜欢,当父亲离开人世,才惊觉内心深处是如此留恋一种味道。
⑨有一次坐长途火车出行,坐我对面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紧张地抱着一个塑料袋不松手,奇怪的举动引起乘警注意,便要求他们把袋子打开,老夫妻摇头不肯。乘警越发觉得可疑,强行打开塑料袋,一股浓浓的酸味弥漫开来,袋里竟然装着几棵酸白菜。原来他们是去看儿子,而儿子在家时最喜欢吃酸菜,为怕味道传开,老夫妻包裹了好多层。
⑩那次旅游沿途风景早已忘记,而行程千里抱着酸菜的老夫妻,却停留在记忆里。酸酸的是爱的味道。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
【1】标题“爱的味道”有何作用?
【2】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语言概括。
【3】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对第⑦段中划浪线的句子将父亲语言的平淡与儿子的泪流满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最后写道:“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何启示。
11、阅读《说和做》选文,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人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第3段引用杜甫的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而对生活小事的忽略。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的是《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事,略写的是研究唐诗一事。
D.闻一多先生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选文部分主要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到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作用,引起悬念。
B.这两段话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人,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C.引用闻先生的话能引起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D.引用闻先生的原话,作为下文叙事的两个方面(作为学者方面、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总纲。
【3】对“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一项是( )
A.“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这让闻一多先生感到非常孤单寂寞,但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却能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B.“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C.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与深夜的灯光作伴的情景,突出了主旨一对国运和未来的思考,更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
D.“漂白了的四壁”比喻当时的白色恐怖,意在表现闻先生在困境中从事学术研究却依然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是一脉相承的。
【4】下列各项是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整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就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C.选文语言通俗易懂,不加雕琢,明白如话。
D.选文的叙述、描写抒情化,比如说“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一句及平常的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12、写作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提示:①请你从“关心”“感激”“敬佩”“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