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短语类型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 游山西村 孙权劝学 惊心动魄
B.驿路梨花 一颗小桃树 最后一课 土地的誓言
C.伟大的悲剧 河中石兽 未选择的路 卖油翁
D.最苦与最乐 说和做 孝亲敬老 阿长与《山海经》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 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 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骆驼祥子》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g) 校(jiào)对 丰饶(yáo) 气冲斗(dǒu)牛
B.殷(yān)红 谦逊(xùn) 呜咽(yè) 鲜(xiǎn)为人知
C.澎湃(bài) 咀嚼(jiáo) 碾(niǎn)压 锲(qì)而不舍
D.粗拙(zhuó) 孤孀(shuāng) 哺(bǔ)育 迥(jiǒng)乎不同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句中划线词语分别是连词、介词和副词。
C.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这个句子突出了人物的动作描写。
D. 一般来说,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的顺序在逻辑上有先后,不能颠倒。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D. 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中“岱”指泰山,“宗”是尊的意思。东方之山,莫高于此,故东岳泰山又称岱宗,也可称为岱山、岱岳、泰岳。
B.《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C.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与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D.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都是指第一。
8、截竿入城
鲁有执竹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初竖执之 ( ) (2)遂依而截之 ( )
【2】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请你认真阅读这篇短文,谈一谈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诗中哪句诗以重复的句式、写出了木兰踏上征途,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了战场艰苦的生活环境,侧面烘托了木兰的勇敢坚强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旷日持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体现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的高贵品质。
10、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懂栀子花
钟 芳
①案上的小玻璃瓶里插着两朵栀子花,洁白如雪的花瓣开在清水里,宛如小家碧玉般清秀隽永,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幽幽的清香,沁入肺腑,令人怡然陶醉,全天都有了好心情。
②栀子花是母亲从栀子树上采摘下来的。乡下老家的庭院里栽种了两株栀子花树,长得枝繁叶茂,形如伞盖。每到夏日雨季来临,便到了栀子花开放的时节。这时,密密匝匝的绿叶间开始冒出嫩芽,缀成小花苞,渐渐结成花骨朵,和叶子一样翠绿欲滴,花尖上透着月牙色的白,酷似翠玉所雕。不多久,皎洁纯净的花蕊一瓣一瓣地展开,满树的绿白相间,幽幽地吐露着芬芳。远远看去,就像蹁跹着的白蝴蝶飘落在枝头,煞是好看。
③栀子花不娇不媚,特别好养,它不择环境,不需什么养分,只要剪下一段枝条,往土里一插,它就能生根、长叶、开花。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溢满了栀子花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前来要花,母亲是个热心人,这个时候,她总会剪下那些枝条和花骨朵,送给大家。因这一袭花香,邻人无不欣喜感激,留下了一串串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栀子花般的笑容。
④念小学时,母亲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几朵栀子花,用纸包好,以免损坏雪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看着他们沐浴在栀子花的芬芳香味里接花时那满眼的喜悦,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栀子花弥漫的是一种暖香,浓郁而又持久。赠人栀子,手留余香,母亲无形中给我的这种生活启示让我受用一辈子。
⑤栀子花怒放时,花瓣全摊开,把生命的辉煌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时的花美得令人羡慕而又浓郁醇香。母亲常在这样的早晨带我去园子里采摘,回家后一部分洗干净,用开水焯去花的涩味,或做汤,或清炒,或蒸蛋,或放上榨菜、肉片,都一样味鲜诱人,齿颊留香。另一部分用针线穿成一串一串的,挂在蚊帐内,说是可以驱除蚊子,净化空气。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其功效,只是留恋蚊帐内的香气。望着那惹人喜爱的宛若出水芙蓉的花瓣,闻着那清雅醉人的芬芳,我渐渐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⑥朱自清在《看花》中说:“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栀子花透着浓郁的香气,在我那单调而不富裕的家乡,也没有哪一种花儿能像栀子花这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枣树下乘凉的老奶奶,田间忙碌的大婶,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人人发间都开着一朵栀子花,就连不愿打扮、素面朝天的母亲也会折一朵别在发间,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菜园、厨房,花香随即在农家小院里荡漾开来。幽香浮动中,女人因栀子花的点缀而俏丽妩媚,栀子花也因女人的情趣而纯洁无瑕。
⑦对栀子花,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栀子花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味性苦,寒,有清热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儿时我脚踝上长了一个疮,奇痒无比,用了好多药都不好。后来母亲听一位乡村医生讲,栀子花谢了,把花瓣晒干就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清热解毒之效,我的这个疮只要用干的栀子花瓣粉末敷在患处,就可治愈。母亲如法炮制,几天后,我的脚疮果然奇迹般地好了。
⑧“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是迷人的,也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候。经年离乡,洁白如玉的栀子花仍是我的最爱,每到栀子飘香时,温暖而馨香的记忆便淡淡地氤氲开来,遍地芬芳,在夏天里袅袅娜娜地舞动,饱含诗情和美好。
(选自《天津日报》2019年05月,有删改)
【1】选文依次写了栀子花带给“我”温馨记忆的五件事:①花开时母亲热心地剪下枝条和花骨朵送给要花的人们;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母亲用干的栀子花瓣粉末治愈了“我”的脚疮。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只懂栀子花”?
【4】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1、破折号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说话的中断或停顿;D.表示意思的递进;E.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_____)
(2)“放学了,——你们走吧。”(_____)
(3)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_____)
12、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养育,朋友之间无声的支持,大自然美丽的馈赠,书籍带给我们的心灵粮食……这些,都是我们收到的最美的礼物。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是我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内容具体,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③卷面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