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泸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能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B.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

    C.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了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 2、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浓阴的天,觉得有些烦闷。②从窗内向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了,白瓣儿小船般散在水面。③梗上只留个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A. ①句中的 “烦闷”,③句中的“小”都是形容词。

    B. ①句中的“是”,②句中的“谢”和“漂”都是动词。

    C. ①句中的“半夜”,③句中的“莲蓬”都是名词。

    D. ①句中的“我” 是代词, ②句中的“一朵”是数词。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元(xūn)          (pìn)        而不舍(qì)

    B.夜(zhòu)          然(hè)        气冲牛(dòu)

    C.果(shuò)          基(diàn)       痛绝(wù)

    D.草(shuài)        (kǎi)          为人知(xiān)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带(yíng古(gèn)   然勒功(yàn

    B.xūn)   痛(zhì)   不见人(xiòng

    C.sǒng序(zhì)   仰之高(

    D.夜(zhòu育()   目不园(kuī

  •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B.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并研制了“嫦娥一号”卫星。

    C. 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D.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 6、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pìn)   红(yān)   鞠躬尽 (cuì) 妇皆知()

    B.友(zhì)   新(xiān) 然不同(jié) 热泪满(kuànɡ)

    C.割(zǎi)   呜(yān)   风悲日(xūn) 乎不同(jiǒnɡ)

    D.育()   罚(chénɡ)   深痛绝()   而不舍(qiè)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丁琳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C.由于今年多次遇到旱涝灾害,使得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D.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读者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1)晋陶渊明爱菊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__________

    (2)陶后有闻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杨花榆英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

    孙道荣

    ①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

    ②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

    ③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

    ④话题总是聊不完的。儿子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妻子单位里的同事哪个又结婚了,哪个又离了;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还是像老驴拉磨……在所有人中,儿子抛出的话题,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

    ⑤忽然有人喊,汤勺呢?闻声一看,鸡汤盆里,漂浮着缕缕香气,却没有汤勺。母亲赶紧放下饭碗,站起身,喃喃笑着说,你瞧我这个记性,又忘记拿汤勺了。样子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母亲迈着碎步,走进厨房,拿来了汤勺。

    ⑥大家继续吃饭。儿子突然一拍脑袋,给我们讲了一个班级里发生的笑话。笑话一点也不可笑,但我们大人们还是很配合地笑得前仰后合。

    ⑦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小心,筷子被碰落到了地上。儿子弯腰拣起筷子,我正准备让他自己去厨房再换一双筷子,母亲已经放下饭碗,站了起来,去厨房又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来,递给儿子。儿子接过筷子随口说了声,谢谢奶奶。母亲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这孩子,跟奶奶客气啥啊!”

    ⑧大家埋头吃饭,谁搛起一口菜,嘀咕了声:“好像有点凉了。”

    ⑨是啊,外面天寒地冻,这么冷的天,难怪饭菜吃着吃着,就凉掉了。

    ⑩母亲放下饭碗,站起身,“我去热一下。”说着,端起两盆炒菜,走进了厨房。从厨房里传来“兹拉”声。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菜,回到了餐桌旁。大家都将筷子伸向那两盆热菜,真好吃……

    ⑾“叮铃铃!”突然,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了。我正准备起身去接,母亲已经站了起来,“你们快趁热吃饭,我去接电话。”

    ⑿母亲的饭碗,搁在桌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热气。突然意识到,仅仅这一顿饭工夫,母亲就已经放下饭碗,站起来三四次。饭桌上,母亲就像时刻绷紧了弦的士兵一样,随时准备站起身来。

    ⒀母亲一次次站起来,是想让我们其他人安安心心地吃顿饭啊。

    ⒁…………

    1本文写母亲在吃饭过程中为“我们”做的事情有哪些?(请用三字词语概括)

    2本文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母亲的形象?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3你觉得本文主要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4请在第⒁段省略号处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孙家栋

    (郑心仪)

    ①当年,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38岁的他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后来,他成为“北斗”“嫦娥”的总设计师。

    ②弹指间,中年人已是满头华发,但换来了天上的星斗璀璨。“东方红”“北斗”“嫦娥”……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前100个航天飞行器中,有34个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孙家栋的名字和中国航天早已血肉相连了。

    ③欧阳自远的名字,随着“嫦娥工程”而妇孺皆知。可一见面,他就爽朗地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嫦娥之父’。我不懂航天,读书时学的是地质;我搞航天,是孙家栋领进门的。”

    ④他们的故事,从2000年开始。

    ⑤探月工程构想之初,欧阳自远跑到了孙家栋的办公室,一谈就是两个上午。每一步构想、每一个目标,孙家栋都问得非常仔细。“谈完后,孙家栋说:‘咱们这辈子怎么也得把这个事干成。’”

    ⑥探月工程获得国家立项后,任命了三个人,栾恩杰是总指挥,孙家栋是总设计师,欧阳自远是首席科学家。最刻骨铭心的那天,当然是2007年11月5日。“我们最操心的不是发射,而是‘嫦娥一号’到了月球附近后,是否能被月球捕获,以前美国和苏联失败最多的就是这一步。‘嫦娥一号’发射出去,走了13天14小时19分钟,终于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我和孙家栋坐立不安,一直在问测控数据。最后一下,汇报说:‘抓住了!’我俩说:‘再验证一下,几点几分几秒在哪个位置抓住的?’之后再校准一次,又校准一次,确认,真的抓住了!我俩抱起来(A)痛哭。”

    ⑦那一刻,孙家栋78岁,欧阳自远72岁。

    ⑧想当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时候,年轻的孙家栋并没有哭。不敢置信,又不知深浅,因而满怀豪情,这是孙家栋他们年轻时的心境。这期间,无论成败,都有个名字在引领着他,那就是钱学森。如今一提到这个名字,88岁的孙家栋还是掷地有声地说:“恩师!绝对是我的恩师啊!”

    ⑨1974年11月5日,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后20秒爆炸。“我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脑子一片空白,(B)痛哭起来。”11月的沙漠多冷啊,整整三天三夜,孙家栋和同事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找火箭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最终发现是火箭控制系统内的一小段导线,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新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就像恩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从此我们就狠抓质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

    ⑩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国家为23位“两弹一星”元勋授予功勋奖章,孙家栋和钱学森一同受勋,但在他心中,“我始终是老同志的尾巴,是他们的学生”。

    1本文题为“孙家栋”,但却用大量笔墨写欧阳自远,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第⑥、⑨两段中A、B两处都用到了“痛哭”一词,其“痛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回答。

    3下面句子独立成段,有什么言外之意?

    那一刻,孙家栋78岁,欧阳自远72岁。

    4阅读第⑨段画线句子,从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角度对该句进行阅读批注。

    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家栋的精神品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图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姓名。

    (2)那一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