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大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对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2、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既地跨亚欧两大洲又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埃及 D.土耳其

  • 3、埃及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的经济作物是(   )

    A. 葡萄   B. 长绒棉

    C. 咖啡   D. 天然橡胶

     

  • 4、著名的佛教建筑——吴哥窟位于( )

    A. 老挝境内   B. 柬埔寨境内   C. 越南境内   D. 泰国境内

  • 5、欧洲的地形(  )

    A. 以平原为主   B. 以高原为主   C. 以丘陵为主   D. 以山地为主

  • 6、印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

    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已居世界前列   工业高度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新疆的有

    ①塔里木盆地

    ②准噶尔盆地

    ③柴达木盆地

    ④四川盆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8、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主要是

    A. 亚洲处于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对称位置

    B. 亚洲处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和最大的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C. 亚洲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山脉呈放射状分布

    D. 亚洲纬度跨度大,最南到南纬10度左右,最北到北纬80度左右

  • 9、下列关于南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回归线经过印度中部   B. 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   D.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 10、关于非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B. 高原面积广大,有“高原大陆”之称

    C. 乞力马扎罗山号称“非洲屋脊”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11、我国在北极设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黄河站

  • 12、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特征是(   )

    A. 服务业体系完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B. 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发达

    C.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世界领先 D.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 13、在学习《澳大利亚》这节内容前,地理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印象中的澳大利亚”下面是同学们谈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B.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

    C.澳大利亚靠近南极洲,气候寒冷

    D.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位于印度洋上

  • 14、日本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 处在板块的内部

    B. 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都是太平洋上的岛国

    D. 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15、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

    A. 西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 16、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在(  

    A.1月

    B.4月

    C.7月

    D.8月

  • 17、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的是(  )

    A. 乌拉尔河   B. 伏尔加河   C. 勒拿河   D. 叶尼塞河

     

  • 18、如果兴建一座四面都朝南的房子,应该建在( )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极圈内 D. 南极圈内

  • 19、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图中A、B、C三地是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古代农业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

    ③资源贫乏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A地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当地大多数人住木屋

    B.苹果等果树普遍种植

    C.当地人多穿宽大的白色袍子

    D.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 20、南亚的地形由南向北依次是

    A. 平原,高原 B. 平原,山地,高原 C. 山地,平原,高原 D. 高原,平原,山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巴以冲突中的“巴”指的是________ ,“以”指的是________

  • 2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

  • 23、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中国分为   三大自然区。

  • 24、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请列举出五大产油国中的四个(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 25、亚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

  • 26、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______

  • 27、中南半岛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_______的特点。

  • 28、下列旅游名胜属于西欧国家的是

  • 29、中国首次北极考察发现了北极地区上空的 ;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   ;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

  • 30、中东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因为该地主要为________气候,降水少。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A为______洲,B为______洋,D为______洋,E为______洋,C为______站(科学考察站)。

    (2)北极地区代表动物______,南极地区代表动物______

    (3)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南极洲正处,于夏半年,有______现象。科学考察队需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严寒、干燥和______

    (4)两个极地地区相比较,______地区更寒冷。

  • 32、读“日本略图”和“2019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北移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的王先生2019年五一期间到日本观赏樱花,请你判断他去的岛屿:____________。

    (2)导致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科技投入

    (3)日本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请你简要分析说明。

    (4)试举一例说明当代日本文化的特点。

  • 33、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____半岛;②是________湾;④是________海。

    (2)图中③是________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海上航线需要通过东南亚最重要的海峡________

  •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____洲,B处为____洋。

    (2)图中C(阴影部分)处为____地区,该地区有非常丰富的____资源。

    (3)图中E处为____海峡,处于我国从C地区进口石油的海上“咽喉”之地。

    (4)图中F处为世界最大的____气候区。

  • 3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联事件,使东南亚称为全球关注的焦点。MH370客机起飞地点是马来西亚的首都A___________,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生产国。

    (2)B海峡是__________海峡,联系了__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位于__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_岛之间,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图示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