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的晚年,依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面对校园欺凌,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
D.互文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起到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表达效果。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龟裂/龟甲 冠军/冠状病毒 犬牙差互/参差荇菜
B.蓦然/募捐 亢奋/引吭高歌 沧海桑田/悄怆幽邃
C.关卡/卡片 连翘/翘首以待 教学相长/各有所长
D.部署/暑假 雾霭/和蔼可亲 天衣无缝/峰回路转
3、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C.对于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父母们表示不以为然,及时督促孩子改正。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魄真让人佩服。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傅雷家书》一共收录了100多封书信,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写给长子)的家信。
B.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付聪——著名钢琴大师。
C.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越是不够味,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听贝多芬的音乐为例。
D.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主要精通法语,他翻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
(2)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是第一位的,教导儿子做一个“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好,“甜甜圈”!你好,黑洞!
罗筱晓
①4月10日,包括中国上海在内的全球多地同时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
②被拍到的黑洞是位于室女座超巨椭圆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距离地球大约5500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虽然有一堆气势磅礴的名号,但这个黑洞在照片中呈现出的,却是类似一种名为甜甜圈的甜品的样子。
③这个甜甜圈,证明了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我想,若是爱因斯坦地下有知,会不会对着这张照片做出他经典的吐舌头的表情。说不定还要嘟囔一句:我就知道!
④拍到黑洞,在物理学界自然是一件盛事,亲身参与了该项目的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用“终于见到你”形容自己第一次看到照片时的心情。但有趣的是,许多像我这样只知道黑洞是个质量极大的天体的围观群众,也都为之感到莫名的兴奋。这大概是作为人的一种原始的好奇心使然。毕竟,连写出无数晦涩著作的康德也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
⑤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地球了解越来越多,对地球之外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我还清楚记得当年一口气看完BBC的《太阳系的奇迹》和《宇宙的奇迹》两部纪录片后,那种近乎窒息的心情。时间与空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地球最终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⑥我们中有一部分人被这样的疑问驱使着,成为了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后来他们联合起来找到了“看见”黑洞的办法。
⑦这次给黑洞拍照的虚拟望远镜,利用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有来自多国的30多个研究所的100多名科学家参与。在日常的新闻里见多了人类因政治意见、经济利益、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突然看到如此跨国界、跨种族的合作,竟然有些不习惯。在完美的公式、精确到小数点后数位的数据以及真实的影像面前,人们可以放下偏见、敌意,完成一次次堪称国际合作典范的案例。我也会猜测,这些每天都在与光年打交道的人,是不是普遍都有更豁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很清楚,人之所以为人确实是奇迹,是因为几亿光年、几十亿光年外恒星的毁灭给地球带来了人体内必须的化学元素。他们也很清楚,在宇宙138亿光年的历史中,地球、太阳系乃至银河系是连须臾都算不上的存在。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值得去争抢或仇视的呢?
⑧一段时间里,黑洞的照片将会很有热度。不过,一位接受采访的科学家很诚实地表示“看到黑洞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沈志强也说了,这张照片只能反映2017年的观测,黑洞不会一成不变,看到它只不过是人类探索它的第一步,而且他本人更想看到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什么样子。可以想见,热度一消退,这些科学家又要继续回到他们热衷的实验室里,日夜盯着模糊的影像和枯燥的数据。
⑨世间伟大之事大多如此,可能经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也只往前推进了一点点。这话听起来未免让人有些沮丧。这时候,不妨再去看看那张新鲜出炉的照片,认真做好手头的事,说不定某一天黑洞就会向你露出甜甜圈般甜蜜的真容。
⑩这些,大概就是科学的可爱之处吧。
(摘编自2019年4月12日《工人日报》)
【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爱因斯坦一百多年前预言了黑洞,但迄今为止这次是人类首次发现黑洞。
B.随着人类对地球之外的疑惑越来越多,驱使一部分人找到了“看见”黑洞的办法。
C.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宇宙中某些恒星的毁灭给地球带来了人体内必须的化学元素。
D.世间伟大的事情的推进都是很缓慢的,但作者坚信终有一天或许能发现黑洞的真容。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类似甜甜圈的“黑洞”的特点。
【3】第⑩段中提到的“科学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9、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据悉,姚婷的特点是始终在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上专心致志,努力做到最好。
有个故事讲,两个智力相当的人跟着围棋大师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心无旁骛,另外一个却总是容易分心走神,结果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
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的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可能泄露作者信息的真实的人名、地名等,请以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