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了在孙权的“劝学”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B.《老山界》一文堪称纪实作品的典范,作者善于以时空的变化来安排结构,以设悬和伏笔来激起文章的波澜,把红军长征路上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叙述得明白晓畅,波澜迭起。
C.闻一多、臧克家都是现代诗人。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诗集《烙印》是臧克家的代表作。
D.《阿长与く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鲁迅的代表作品除了散文还有小说集,如《呐喊》《彷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殷红(yān ) 污秽( suì ) 孤孀(shuāng ) 气冲斗牛( dǒu )
B.挚痛(zhì) 嗥鸣( háo ) 怆然( chuàng ) 酣然入梦(hān )
C.可汗( kèhán) 晌午( shǎng ) 吞噬( shí ) 仰之弥高( mí )
D.震悚( sǒng ) 愧怍(zuō) 竹篾( miě) 心有灵犀 (xì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重担,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国首座自己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
D.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揭开了抗日战争。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躬行 震悚 丁卯年 悲天悯人 诲人不倦
B.服侍 门槛 慑氏度 低眉顺眼 酣然入梦
C.赤裸 赢弱 候车厅 情有可原 群蚁排衙
D.愧作 塌败 踩高跷 屏息凝神 死而后己
5、下列关于语法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和“生日礼物”都是并列短语。
B.“我们高兴”是主谓短语,其中“高兴”是动词。
C.“热爱祖国”是动宾短语,其中“热爱”是形容词。
D.“漂亮极了”是补充短语,“非常漂亮”是偏正短语。
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可视作引子,主要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
B.通过复信一事,具体说明叶圣陶“待人厚”的一面。
C.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明”和“简洁”。
D.文章最后,作者以抒情的方式,提出了向叶圣陶先生学习的希望。
7、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面对身边诸多纠结,多一点智慧和勇气,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可助我们削弱对“纠结”的纠缠。
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纠结”的事越来越多。
③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纠结”一词事先在网络上爆红,不但使用率颇高,而且使用更加广泛灵活。
④纠结的本意就是“相互缠绕”,常作动词用。语出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意》一诗:“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A.③②④①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8、阅读《河中石兽》,完成各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文中标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①物理: ②颠: ③啮: ④臆断: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位置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老水兵判断其在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请用文中词、句回答)
9、古诗文默写。
⑴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⑶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
⑷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⑸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荒漠中的苇》,完成小题。
(1)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2)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得如大海波涛中的一叶扁舟。
(3)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镜,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4)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5)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6)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
(8)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
【3】赏析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
【4】荒漠中的苇给了作者怎样的启迪?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老王》一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和_____两个字概括。
【2】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学习支架)“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也指以物嵌入,作为装饰。镶是指把物体嵌入,嵌是指把小物体卡紧在大物体的空隙里。镶嵌多用于工艺制作术语。
(选作思考)再次细读“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与神态。
【3】结尾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在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你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