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经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B.连续不断的余震,让当地居民担惊受怕,无法安心生活。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 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C. 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 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shěng) 吆喝(yāo) 欺侮(wǔ) 嘱咐(zhǔ)
B.屹立(yì) 怠慢(dài) 稀罕(hăn) 门槛(kăn)
C.晦暗(huì) 行辈(xíng) 恬静(tián) 学学半(xiào)
D.冗杂(rǒng) 北冥(míng) 濠梁(háo) 槽枥(cáo)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的飞过。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5、阅读苏轼的《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完成小题。
湿云①不动溪桥冷,嫩②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③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注)①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②嫩:这里指程度轻微。③莫:同“寞”,寂寞。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线句中的景象。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寒”字,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理想信念谱史诗,钢铁意志铸丰碑。请结合保尔的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析他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的。
8、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小题。
【材料一】
利立浦特人认为最不该让父母亲来教育他们的子女。他们的每个城镇都有公共学校,除村民和劳工外,所有父母的儿女一到二十个月,必须将他们送去学校接受培养和教育。
接收贵族子弟的男校配有受人爱戴又博才多学的教师,他们手下还有助教。孩子们的衣食简单朴素。四岁之后不管身份多高,都得自己穿衣。孩子们被允许一块儿玩耍,总得有一位教师或者助教在旁,以防幼年时代染上愚顽的恶习。一年中父母亲只准看望孩子们两次,每次看望的时间一小时,见面和分别时可以吻一下子女,也总有一位教师在旁,他们不允许父母对孩子表示爱抚,也不允许他们带玩具、糖果之类的礼物。
在女子学校里,高贵人家的女孩子所受的教育大致和男孩子差不多。教育并没有因为性别不同而有差别,只是运动不像男子们那么剧烈罢了。较为低等的女子学校里,孩子们学习各种符合她们性别和不同身份等级的工作。打算当学徒的九岁退学,其余的留到十一岁。
村民和劳工们则把孩子养在家里,他们的本分就是耕种田地,因此他们的教育对公众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有删改)
【材料二】
慧骃绝不溺爱小马,教育子女完全以理性为准绳。我就曾经看到,我的主人爱抚邻居家的孩子跟爱抚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它们遵循大自然的教导,热爱自己所有的同类。
它们教育男女青年的方法令人敬佩,很值得我们效仿。孩子们在十八岁以前,除了某几天之外,一粒燕麦也不给吃,牛奶难得喝那么几次。夏天,它们早晚各在户外吃两个钟头的青草,父母同样在一旁监督。
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是青年男女都必须攻读的课程。我的主人认为我们除家务管理方面的一些功课外,如果对女子的教育和对男子的教育不同,就实在太荒唐了。
慧骃会训练它们的孩子在陡峭的山坡上来回奔跑,或在坚硬的石子地上奔来奔去,它们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体力、速度和毅力;跑得浑身出汗,就命令它们一头扎进池塘或者河中。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有删改)
【材料三】
“小姐——你该清楚,我培养这些姑娘,不是打算让她们养成娇奢纵欲的习惯,而是使她们刻苦耐劳,善于忍耐,严于克己,便是偶尔有不合胃口的小事发生,譬如一顿饭烧坏了,一个菜作料加少了,也不应用更可口的东西代替失去的享乐。那样只会娇纵肉体,偏离这所学校的办学目的。你也许是在喂她们邪恶的肉体,却没有想到,你在使她们不朽的灵魂挨饿!”
……
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倒背着双手,威风凛凛地审视着全校。突然他眼睛眨了一下,好像碰上了什么耀眼刺目的东西,转过身来用比刚才更急促的语调说:“坦普尔小姐,那个,那个卷发姑娘是怎么回事?”他用鞭子指着那可怕的东西,他的手抖动着。
“那是朱莉娅·塞弗恩,”坦普尔小姐平静地回答。
“朱利娅·塞弗恩,小姐!为什么她竟然在我们这个福音派慈善机构里,无视学校的训诫和原则,公开媚俗,烫了一头卷发?”
“朱莉娅的头发天生就是卷的。”坦普尔小姐更加平静地回答。
“天生!不错,但我们不能迁就天性。我一再表示我希望头发要剪短,要朴实,要简单。那个姑娘的头发必须统统剪掉,明天我会派个理发匠来。我看见其他人头上的那个累赘物也太多了——叫第一班全体起立,转过脸去朝墙站着。”
……
不久,三位尊贵的来访者,都是女的,此刻进了房间。她们穿着华丽,一身丝绒、绸缎和毛皮,一团浓密的卷发,烫得十分精致。迎接她们的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笑得甜蜜多情。
(节选自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有删改)
【材料四】
2016年4月21日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插画家Santiago Caruso根据《简·爱》里的经典场景创作了一组插画以示纪念。右图便是这组插画中的一幅。
(节选自网络新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利立浦特国和慧骃国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人物形象。
【3】观察材料四,结合材料三和《简爱》原著,补足记者与插画家Santiago Caruso的对话。
记者:您好!您这幅插画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读者说没有完全看懂呢。
Santiago Caruso:哦,这幅画表现的不是一个具体情节,而是综合了我对简爱在慈善学校生活经历和见闻的整体印象,把简爱和其他学生的感受一起放在了画里。
记者:嗯,那么站在凳子上的女孩应该是 ① ,那一次,她因为 ②而被惩罚。
Santiago Caruso:你说的对。我想,你一定知道图中剪刀和教鞭木条相关的情节呢。
记者:我想想,哦,应该有两个情节,分别是 ③ 。
我还发现,她左手处有一把勺子,我想这是讽刺 ④ 。
Santiago Caruso:是的。在这学校里,姑娘们的生活很糟糕。所以,我在下方画了一群姑娘,我想画出她们的痛苦和压抑。
【4】结合以上两篇阅读材料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我们对“教育”应该会有新的理解,在下面篇目提供的人物中任选出一个,仿照例句,写出心得
《简爱》——坦普尔小姐 《我的母亲》——母亲
《一个老站兵》——滕四叔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好的教育里应该是有爱的:就像牛汉的爸爸,他用包书的行动告诉儿子,对待穷朋友要无私帮助;就像 , ,
。
9、请以“肩膀”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