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十年前的青山沟无人问津,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
B. 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C. 她将这幅古字画修补得天衣无缝,简直是妙手回春。
D. 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第(cì) 携带(xié) 沟壑(hè) 偏僻(bì)
B.燎原(liáo) 束缚(fù) 惆怅(zhàng) 悬殊(shū)
C.渺远(miǎo) 恬静(tián) 争讼(zhēng) 褪色(tuì)
D.孕育(yùn) 宽慰(wèi) 撺掇(chuān) 磅礴(bó)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灯笼》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从不同方面表达“灯笼”的重要意义。
C. 《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zhù) 俨然(yán) 归省(xǐng ) 教学相长(zhǎng)
B.苍劲(jìng) 冗(rǒng)杂 拾(shè)级 霓裳羽衣(cháng)
C.虔诚(qián) 寒噤(jìn) 腈纶(qínɡ) 分崩离析(bēng)
D.骠骑(piào) 颠簸(pǒ) 缄(jiān)默 矫首昂视(jiáo)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6、诗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晏殊《浣溪沙》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7)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这时我不知所措,我不敢回到我原先登陆的那地方去。只好划桨向北驶去。风虽然很小,可是从西北方朝我迎面吹来。我正在四下里寻找一个安全的登陆地点,忽然发现正北以东有一艘正在行驶的帆船,并且越来越清楚。我有点犹豫了,要不要等一等他们呢?可是我对“野胡”一族的憎厌终于还是占了上风,就掉转船头,又是张帆又是划桨向南驶去,重新回到了早上出发的那个港湾,因为我宁可把自己的命送给那些野蛮人,也不愿意和欧洲的“野胡”们在一起生活。我把小船紧靠在海岸边,自己则躲到那条小溪旁的一块石头后面;我前面已经说过,那小溪的水是非常好的。
以上选段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的《_________ 》,其中“野胡”所在的国度是_________。
8、阅读《社戏》两个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
⑤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⑥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给最后一句话中加点字注音:
蹿 __________ 老渔父 _________
【2】结合《社戏》全文,怎么理解甲选段中第一句话“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试分析甲选段划线词语的作用。
【4】乙选段中划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有什么作用?
【5】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段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多感官角度,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月夜图,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表现了“我”愉快和急迫的心情。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个比喻句精彩传神,表现了孩子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力,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C.“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种心境与上文中急切想看戏的心情有冲突,说明作者此刻心里非常矛盾。
D.平桥村离赵庄只有五里,“他们换了四回手”,但“我却以为船慢”是因为“我”看戏心情的迫切所产生的错觉。
9、题目:特别的时期,特别的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结尾议论或抒情要充分;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③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⑤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