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B.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核舟记》采用的就是空间顺序,说明了核舟的特点;又如《恐龙无处不在》,采用的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佐证了“板块构造”理论。
C. 鲁迅的《社戏》一文,回忆了“我”童年时在外婆家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群淳朴友爱的农家孩子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D.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利奥波德,德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同时又是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沙乡年鉴》是他的代表作。
2、下面词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燥 诀窍 候鸟 贻笑大方
B. 袒护 掂量 粗犷 消声匿迹
C. 漫骂 矫健 毕竟 安分守己
D. 提纲 松驰 渎职 各行其是
3、下列对《灯笼》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B.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灯笼)一文,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作者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5、阅读《关雎》,回答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
【1】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虽有佳肴》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李白《送友人》中对仗工整,运用比喻表达离别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贽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4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B、傅雷教导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随意、遇困境不气馁。
(2)《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关于写这些信的目的,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曾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我想时刻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做一个“……的艺术家”。
(3)品语言
《傅雷家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文中的名言警句充满了生活哲理,请从下面备选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以品析。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会越来越坚强的。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我选择_______ 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读节选,完成习题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秦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d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d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地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节选自《傅雷家书》1955年1月26日)
①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请结合划线句子,傅雷这么说有什么用意?
②你对"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这句话是怎样理懈的?
③文中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古诗句来展示黄河、长江磅璃的气势,你能再补充一句描写黄河或长江的古诗句吗?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描写黄河:
描写长江: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
崔修建
①那是一棵十分特别的苹果树,栽种在菜园子里五年多了,它还从来没有开过一朵花,我多么希望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
②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的,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看到形单影只的它,父亲便立刻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它很像村里无儿无女的老薛头。于是,父亲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成为那些蔬菜瓜果的邻居。
③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撒了杀虫药,再加上父亲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
④“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
⑤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
⑥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父亲却执意留下它,理由是: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无拘无束地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会开出令人惊讶的花呢。
⑦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苹果树不肯开花的确切原因。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至于是否开花,或者何时开花,它并不关心。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别的苹果树喜欢开花就尽管开花好了,它只想尽情舒展自己的绿叶,为何要被责怪呢?
⑧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倾听春风,笑对秋风,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雪雨,除了没有开出人们熟悉的花朵,没能结出人们想象的苹果,别的什么也不缺少啊,即便是有些遗憾,也无妨啊。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又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
⑨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自有一种楚楚动人的气质。或许父亲和母亲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他们早就听从邻居们的劝告,将它当作生火的烧柴了。
⑩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锦州游玩,到路边的一个果园买刚上市的苹果。那一树树红通通的苹果,令人口舌生津。蓦然,我想起那棵一直不开花的苹果树,便请教那位热情的果农,是否他也遇见过不开花的苹果树,他说当然碰到过,碰到了,就砍掉,倒出位置给开花的苹果树……
⑪我能够理解果农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在我家菜园子里的那棵苹果树,是幸运的,虽然我曾期待过它开花,但我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甚至开始一点点地欣赏它了。
⑫与一位教哲学的老教授聊天时,我又提到了那棵不曾开花的苹果树。老教授感慨: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自由自在,根本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
⑬时光流转,见过种类繁多的开花的树,唯有那一株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陌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季季枝繁叶茂,在我出神的凝望与遐思中,那棵神奇的苹果树,竟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意念之花,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著走去。
(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07)
【1】对这棵不开花的苹果树,“我”的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请用原文中的词语补全内容,理清情感脉络。
憧憬——________ —— _________——释然——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 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的,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品味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2)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自有一种楚楚动人的气质。(结合上下文,说说“楚楚动人的气质”具体指什么。)
【3】文中的父亲虽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他的性格特征。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9、根据要求作文。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自然的一切已然苏醒。看,春天朝气蓬勃的原野,蝴蝶飞在百花丛中,与百花嬉戏。听,校园操场上初三学哥学姐铿锵誓言,如春雷撼人心魄,似战鼓催人奋进。更有来自母校,老师,父母所有人给我们带来的沁人心牌的温暖——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也许会错过许多东西,这会使我们为之遗憾,后悔。
请以“不负这春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