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对诗中“日”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也暗指过去的失败经历,而此时失败已经过去,希望和梦想又重新升起。因此,初升的太阳代表了他重燃的希望和心中蓬勃的梦想。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是作者在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与家人分别无限感伤。因此,“日”在这里表达思乡惆怅悲伤之情。
2、下列文学知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B.《社戏》的作者是鲁迅,他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D.《诗经》按照编排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赋、比、兴。
3、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4、诗词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歌行体,诗人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和期盼大厦四部分内容,先描写、记叙,后议论、抒情。
B.“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方面为自己的无可奈何而叹息,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叹息。
C.“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既指雨夜,也指安史之乱,在写出诗人因生计窘迫而煎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转危为安的热切期盼。
D.诗歌末段,诗人由个人遭遇想到天下寒士,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现实主义的精神。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陇西行①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②,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③,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②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从诗歌的题材来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诗。
B. 前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战士英勇杀敌,牺牲惨重。
C. 诗的后二句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征夫已成枯骨,妻子还在梦中思念亲人,对比强烈,为后人称道。
D. 结尾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家人的无限同情。
E. “可怜无定河边骨”描绘出黄河中游枯骨成堆的凄凉,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取得胜利的得意。
【2】分析一、二句中“誓扫”、“不顾”、“五千”的表达作用。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谈谈中学生使用电脑的利弊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呈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
那么,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呢?
在这里,我想谈谈电脑对学习的影响。①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纷纷为孩子购买电脑。但是许多孩子却沉迷在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课余时间,谈论着扣人心弦(A)的游戏,(B)节假日里,在街头网吧……(C)醉生梦死(D)。上述现象在初三年级的同学中也存在,②而真正将电脑用于提高成绩的又有多少呢?所以,我认为学生用电脑,就必须用到正道上,③否则不这样,将适得其反。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以“中学生使用电脑的利弊”为主题的辩论赛。④这次辩论,使同学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在我们对怎样使用电脑有了正确的认识。
【1】文中加横线的成语和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下面对文中加横线句子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句改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
B.第②句改为:而真正将电脑用来学习的又有多少呢?
C.第③句改为:否则,将适得其反。
D.第④句改为:通过这次辩论会,使同学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3】下面是对本文的四项修改意见,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文章内容来看,第一段句末句“文盲”应该改用“科盲”更加贴切。
B.第二段不应该独立为一段,应该与第三段合并为一段。
C.最后一段末句的“怎样使用电脑”应该改为“使用电脑的利与弊”更贴切。
D.本文论述的内容与标题不符,文中还应该论述“中学生使用电脑”的“利”方面的内容。
9、作文
在今年“停课不停学”期间,“网课”,改变了我们的课堂形态,成就了我们的别样体验,重塑了我们的责任担当。或许,上“网课”的那些日子,还承载着我们的惊喜,彷徨,苦恼,挑战……
请以“上网课的日子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的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