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
A.2019“全城热练”石家庄首场龙舟赛在行唐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颖水河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D.在当下的中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 首联写得洞庭湖的湖水浩荡满溢,与岸齐平,天空倒映湖面,湖上湖中浑然一体。“虚”和“太清”均指天空。
B. 颔联写洞庭湖的水气蒸腾迷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发出震天撼地的洪响,诗人直感城墙也在撼动。
C. 最后四句写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说得很直接。“端居耻圣明”表露出他的心迹。
D. 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盛世出仕建功立业的心志;在写景上则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
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鲁迅先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如果不是读书写作,走到街上可能是没有多高的回头率的。
②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权势,不是来自金钱,而是来自他的人格魅力。
③读书,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平凡的人物变得崇高伟大。
④归根到底是来自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⑤这个“小老头”太崇高太伟大了,身上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⑥但是,每当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就好像来到巍峨的山峰之下,总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A.①⑥③⑤②④
B.③①⑥⑤②④
C.①⑥⑤②④③
D.③②①⑥⑤④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本册第三单元所选文言文都以“记”为名,在古代都属“杂记体”,但写法各不相同:《桃花源记》侧重叙事,《小石潭记》侧重记游,《核舟记》侧重状物。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6、古诗文默写。请默写《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
7、阅读《傅雷家书》,完成下面小题。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有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的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想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恶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1】文中“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是什么事?文中两次提到有何作用?
【2】品味“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中“心惊肉跳”的妙处。
【3】同学读完《傅雷家书》后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帮他将阅读感受具体化。
【4】比较本文划线句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
——《社戏》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诡异的索契(橘雪)
①2018年3月26日,在俄罗斯索契市,有游客纷纷将他们到2014年举办过冬奥会的一个著名滑学场拍摄到的照片张贴上网。照片显示,滑雪场的山脉呈灰蒙蒙的“橘色”,原本白雪皑皑的斜坡变成了新月形沙丘,滑雪场被奇异的“橙色”降雪所覆盖。因此,有的游客将索契比作火星,如临世界末日。
②什么是“橘雪”?“橘雪”是沙尘暴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沙尘暴有直接关系。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它是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索契所降的“橘雪”,正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移动至俄罗斯索契与白雪混合形成的。
③雪,在人们印象中是洁白无瑕的,那俄罗斯索契为何会下“橘雪”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导致。原来,从晚春到早秋季节,撒哈拉沙漠上空会形成富含沙尘的干燥气流,叫作“撒哈拉空气层”。混合云中的冰晶与冷却过的水滴相互碰撞,会使冰晶不断增大,成为雪花。当云下气温低于0℃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形成降雪。由于雪中冰晶的全反射作用,雪在人的眼中一般是白色的。一旦雪中掺杂了其他颜色的物质,如沙尘、煤屑、藻类等,雪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象辑科技气象技术专家孔莹曾介绍说:“‘橘雪’这种现象约5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索契的这场雪,沙子的密度高些,因此形成‘橘雪’。”雪之所以会变成橙色,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粒被风带进了大气中,经过“长途旅行”,最终随着雨雪落到地面上。
④近一个月来,不单是俄罗斯索契市下过“橘雪”,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摩尔多瓦等国都下过罕见的“橘雪”。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橘雪”的出现跟沙尘的强度、密度有关。只有沙尘暴强度较强且沙尘密度较大时,才可能到达降雪区域,并与雪混合显示出“橘色”。索契这次的大雪因为沙子的密度高些,才形成了“橘雪”。
⑤在2007年,西伯利亚地区也下过一场“橘雪”,覆盖面积达15000平方千米。对于此次天降“橘雪”,英国气象局的气象学家史蒂芬·基特斯曾告诉《独立报》的记者:“全球多个地方下过‘橘雪,属于正常现象,对人畜无害,不必恐慌。”
⑥索契所降的这场“橘雪”都是沙尘暴惹的祸,这也在提醒人们:我们与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气候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防治,我们才能看到白色的雪,千万不要让看一场白色的雪成为奢望。
(选自2018年第6期《知识窗》)
【1】俄罗斯索契“橘雪”的形成条件有哪些?请概括。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2007年,西伯利亚地区也下过一场“橘雪”,覆盖面积至少15000平方千米。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叫“沙暴”,而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状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的风暴叫“尘暴”。
B. 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
C. “橘雪”的出现是由于沙尘暴强度较大且沙尘密度较小,沙尘与雪在降雪区域混合形成的。
D. “橘雪”现象的出现告诫我们,不要让看一场白色的雪成为奢望,对沙尘暴应进行有效的防治。
9、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