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攀枝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件衣服做工精巧,堪称一绝,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

    B.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C. 四月的井冈山,杜鹃盛开,景色迷人,徜徉其中,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D.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B.

    C. 日光

    D.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3、下列文字排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③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此安排农事。

    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⑤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A.③⑤②①④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②⑤④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前面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B.疫情爆发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凸显着中国力量,令世界叹为观止

    C.那个飞机模型在飞行中突然失去了控制,一下子撞到墙上,变得分崩离析了。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

    [北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此为秦观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②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③便做:纵使。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之上片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抒发愁情别恨。

    B. “西城杨柳弄春柔”是纯景物描写,意思是西城杨柳轻轻地逗弄着春天,并无其他深意。

    C. “弄春柔”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D. “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柳”“飞絮”既表明秋景逝去,又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B. “恨悠悠,几时休”两句照应了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两句。

    C.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D. 这首词既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韶华已逝、漂泊离愁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4)知困, 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李白《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文段一: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文段二:

    你素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1)以上这两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 的信,信中他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谆谆教导?

    (2)古往今来,一部部家书感人至深,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梁启超的《梁启超家书》、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等,这些家书都体现了良好的家风,请你从家书和家风的关系,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材料一: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94.6%的受访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或者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

    (摘编自新华网《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材料二:

    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明显短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目标和途径并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设施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但是,这一方案再科学合理,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它的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当然,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1下列有关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阐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和破解之道。

    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增强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

    C.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3怎样才能有效改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请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这是不期而遇的新挑战,也是猝不及防的新考验!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然而,为了阻击病魔,白衣天使与家逆行,坚守岗位、践行职责;铁路工作人员写下“请战书”,立下“疫情面前,我们就是坚固防线”的壮言;还有前后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发生后,奋不顾身投入工作岗位……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现实的抉择告诉大家,何为家国情怀,他们的选择源自责任与担当。

    上面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