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赣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陆台湾两地血脉相连、亲如一家,不会受人挑拨离间

    B.他的文章针对时弊,震耳欲聋,受到人们的好评。

    C.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如日中天,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D.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尽粟一石  或,有时。

    B.右臂支船  诎,弯曲。 活板  板,同“版”,雕版。

    C.而临之 策,马鞭子。   之不以其道 策,鞭打,这里指驱使。

    D.有仙则  名,名词动用,出名。   卷卷有爷 名,名字。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李老师作画,看似漫不经心,可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 4、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①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不断创造出卓越的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更加熠熠生辉。

    ②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③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修建超然台。②壕:护城河。③咨嗟:叹息声。④故国:故乡。

    1描绘上片作者“上超然台”所见之景。

    2下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复杂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选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时,表现出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科学素养是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

    杨仑

    ①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雷神山医院是战场;科研工作者焚膏继晷的实验室也是战场;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战场,叫做辟谣。

    ②《荀子》说,流言止于智者。当今时代,这个智者的名字应该叫做科学。疫情暴发伊始,党中央就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向科学找答案,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精神,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看家“法宝”。

    ③信息时代媒介的发达,各类不实消息、虚假新闻找到了生存的空间,这也使得辟谣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④如何抵御谣言、不实消息,避免其负面影响呢?答案是提高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人们具备科学知识,理智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类消息,充分了解、配合政府部门的防疫措施。由此可见,科学素养是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

    ⑤不论是封闭小区、居家隔离,还是运用大数据排查、健康码登记制度,都需要民众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如果没有相对较高的科学素养,公众不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科学性,很难相信抗疫部署能顺利落地。也正是民众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愿意配合防疫工作,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8.47%,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仅为1.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性国家的标准,公民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至少是10%。

    ⑦疫情期间,已经充分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在突发事件时起到“疫苗”作用,日常生活中也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

    (摘自中国科技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谣、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雷神山医院、科研工作者焚膏继晷的实验室都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战场。

    B.科学这个智者能让流言不攻而破。

    C.因为民众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愿意配合防疫工作,所以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D.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达到8.47%,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所以我国进入创新性国家。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把“疫情防控”比作“人民战争”,生动形象地写出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B.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就是为了证明流言止于科学,科学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看家“法宝”。

    C.有了抵御谣言的最好“疫苗”——科学素养,可以理智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类消息,充分了解、配合政府部门的防疫措施。

    D.文章第五自然段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了科学素养在这次防疫战争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媒介发达,各类不实消息、虚假新闻随时出现,只要做好辟谣工作,就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争。

    B.向科学找答案,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精神,是打赢防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

    C.由于公众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所以能打赢这次防疫战。那就说明,以后遇到战争,我们都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

    D.这次抗疫战争的胜利,证明了公众有了较高的科学素养,那我们以后就不用抓国民素质教育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一)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兴奋,也有的让你愤怒或者伤心……以《这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与提示:

    1.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3.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