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______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_______太深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淳朴 隔阂 丰富 B. 纯朴 隔阂 丰厚
C. 纯朴 隔离 丰厚 D. 淳朴 隔离 丰富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 指摘 相辅相成
B.目睹 束缚 无所畏惧
C.严峻 肤浅 自园其说
D.湛蓝 挚爱 误入歧途
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使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B.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C.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怒不可遏 慢不经心 纷至沓来 亭台楼阁
B. 深不可测 穿流不息 名副其实 目眩神迷
C. 接踵而至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D.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络绎不绝 轻歌慢舞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诗佛”之称。
B.“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辛苦的劳动者与骄横的统治者形成鲜明对比。
C.“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卖炭翁早起驾车、踏雪碾冰的艰辛。
D.这首诗以卖炭翁的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深刻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本质。
【2】请任选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6、古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3)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学习小组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获得,需要你再整理出小学、初中教科书中写“雨”的两句古诗。
示例: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1)选文中“A”“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果问此次疫情的传染源,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会是蝙蝠。科学家将病毒和已知的冠状病毒比对,发现最相似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可以寄生于蝙蝠的病毒,相似度在88%左右。
②这就好像一个找茬游戏,它和这个病毒有几十个不同,和那个有十几个不同,而和最像的可能只有八九个不同。但88%的相似其实仍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人和黑猩猩基因组的相似性是98%-99%,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和这个还是差得有点远。
③难道是直接吃蝙蝠传染的吗?
④蝙蝠本身因为奇特的免疫系统,能携带多种病毒而正常存活,而这些往往较难直接传播到人身上,需要中间宿主。所谓中间宿主,可以理解为,这种病毒先是传染给了某个动物,之后人吃了未煮熟的动物,或者可能在饲养过程中接触、划伤,亦或者是其他方式,导致了最终人的感染。
⑤新型冠状病毒中间宿主的最早说法是蛇。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蛋白的翻译过程需要“搬运工”(tRNA)识别三个碱基,而我们有ATCG四种碱基,这就有总共64种搬运工。动物也差不多,但工作时不同动物体内就出现不同意见。有的动物比较喜欢搬运工小李,有的喜欢小张,这里就有了差异。而蛇的“搬运工”和病毒比较像。
⑥这个方法很快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一是对于不同动物的搬运工的研究缺乏准确性,显然“不公平”。二是当你用SARS、MERS等病毒去进行这个推理的话,最后的结果也是蛇。
⑦而另一个研究方法则是把已有的数据库信息作为训练集,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模拟出了病毒可能的感染方式和感染能力,之后再对比发现,水貂可能是中间宿主。
⑧现在做个总结:这个病毒可能从蝙蝠中的某个冠状病毒开始出现并进化,跨物种感染;之后被传播到某中间宿主,较大可能是哺乳动物;再之后这个动物可能被带到了华南海鲜城,或在这之前先感染了某个或几个人,而这些人又去了此地;最后导致了后面的逐步爆发。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染源头及传播过程。
B.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可能是蛇或者水貂。
C.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动物可能是蝙蝠。
D.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类似。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将病毒和已知的冠状病毒比对,发现最相似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可以寄生于蝙蝠的病毒,相似度在88%左右。(列数字)
B.这就好像一个找茬游戏,它和这个病毒有几十个不同,和那个有十几个不同,而和最像的可能只有八九个不同。(打比方)
C.但88%的相似其实仍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人和黑猩猩基因组的相似性是98%-99%,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和这个还是差得有点远。(分类别)
D.所谓中间宿主,可以理解为,这种病毒先是传染给了某个动物,之后人吃了未煮熟的动物,或者可能饲养过程中接触、划伤,亦或者其他方式,导致了最终人的感染。(作诠释)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加点词“这个”,指代的是人和黑猩猩基因组的相似性是98%-99%。
B.第④段中加点词“往往”表示多数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到目前为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科学家们的进一步努力。
D.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但缺乏形象性。
9、作文。
仪表堂堂、衣着光鲜是一种“风度”,不逃避责任、勇于担当是一种“风度”,宽容大度、和善待人也是一种“风度”……
请以“风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