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据银监会分析,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导致的。
C.4月29日,福州市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倩曾经采访过两次华为 CE0 任正非。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理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摸……等六大元素。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绚丽(xuàn) 蛮横(hèng) 翌日(yì) 迂回(yū)
B.拙劣(zhuó) 缄默(jiān) 旷野(kuàng) 蠕动(rú)
C.污蔑(miè) 虔诚(qián) 拾级(shí) 穹顶(qióng)
D.堕落(duò) 驰骋(chěn) 迁徙(xǐ) 襁褓(qiǎng)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这段文字是作者写给长子__________(姓名)信中的话。
(2)作者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他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8、现代文阅读
不惊田水冷霜霜
难得今天又是假日,本以为可以晚点起床,因而昨晚放心地缩在被窝里,多看了几页书,拖到深夜才去睡。一大早,母亲却一再催唤我,叫我陪她去田里。望向窗外,天才蒙蒙亮。稍一掀开棉被,冰冷的寒气,紧逼过来,但在母亲一再地催唤下,我又怎敢赖着不起来。
这是深冬时节,朝阳未起的清晨,特别寒冷。即使没有风,迷蒙的雾气,挟着寒气,丝丝渗进肌肤,无从抵御;更何况一阵一阵冷风,拂过没有遮拦的田野,往身上扑来,令人不由得连打寒噤。
母亲站在秧田里,对我催道:“还站在那里不动,赶快下来帮忙啊! ”
我站在田埂上,不断搓着双手,脚伸向秧田里的水探一探,一股冷冽的寒气直透进体内,连忙缩起来,叫了一声:“哇!这样冷。”
母亲不高兴地说:“这样就喊冷!你没看到四边的田里,谁家不是急急地在泼水,还站在那里喊冷!等下太阳出来,秧苗不知会枯掉多少。”
望望满园青翠鲜嫩的秧苗,每一片叶上沾满了细小的水珠。母亲说,沾在秧叶的细小水珠,是霜水而不是露水,在朝阳升起之前,就必须用水泼掉,不然太阳一照,秧心大半会枯萎,这一期的秧苗就不够播了。
我不敢再迟疑,卷起裤管走下秧田里,忍住冷霜霜的寒气,拿起长柄的水勺,在秧田四周来回走动,一畦一畦地泼着水。母亲趁此机会教导我:“昨天下午,一看天气刮起寒风,就知道昨晚一定会下霜,秧田里就要放满了水,早上要赶在太阳之前,用秧田里的水泼掉沾在秧叶上的霜水,而后把秧田里的水全部放掉,这样秧苗才不会受到损害。”
想起多天前,我曾和母亲一起摊开一卷一卷的塑胶纸,盖上秧苗。我问母亲,还未到插秧的日子,那些塑胶纸为甚么就要收起来呢?母亲说:“怎能一直盖着塑胶纸,秧苗长到三、四寸的时候,塑胶纸再不掀开,让秧苗有机会吹吹风,晒晒太阳,秧苗太软弱,茎不会硬直,播下去很容易枯萎,还要一丛一丛补,更加麻烦。”
刚和母亲泼完水,村人也都三三两两的来到田里,有的是来犁田,有的是来插秧,我说:“天气这样寒冷,田水这样冷霜霜,大家真打拼,这么早就要来工作啊! ”
母亲看了我一下,目光中充满了责备:“大家都像你这样怕冷,谁来种田?就要开春了,谁家不是赶着播田。秧苗一天一天长高,还能等呀!哪有做工作还得选日子的。”
母亲接着说:“这只是一期稻作的起头,往后的工作还多着呢,你又不是不知道。几遍的抹草,几遍的洒肥料,几遍的喷农药,还得不时顾田水、拔稗草,才能望到收割、晒谷,哪一项可以拖延?还得选天气的话,什么都别想做。”
是啊,谁惊田水冷霜霜!从浸稻种、整理田地,到插下秧苗,每年这段期间,天气最为寒冷,而母亲每天都田里来田里去,难怪母亲的脚掌,结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多年来,常冻开一道一道深深的裂痕,每一条裂痕里,都塞满了泥巴。因为裂痕太深,泥巴塞在裂痕里洗不干凈,常见到母亲在夜晚的灯光下,拿着剪刀,剪去一层一层的厚皮。
结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冻开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裂痕,母亲这样厚实的一双脚掌,抗拒了多少岁月的霜寒啊!
【1】本文用了很多方言,如“冷霜霜”“打拼”等,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分析。
【2】画线句能否改成“我站在田埂上,不断搓手,脚向田里一探,连忙缩回来”?说说你的理解。
【3】本文大量引用了母亲的话,请你说说其作用。
【4】藏族歌手扎西平措深情歌咏“妈妈的手”,说“阿妈的手创造了我灿烂辉煌的人生/她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你觉得在作者心目中,母亲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吗?联系文章说说你的想法。
9、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愉快的______________之旅(请补全题目后作文)
作文(2)请参考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演讲稿。
材料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傅雷家书》)
材料三:别浮躁,别抱怨,别着急,别随意改动初衰,坚守最初的心,幸福就会如期而至。(《愿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