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岸势/犬牙差互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 似与/游者/相乐
D.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dài)慢 家眷(juàn) 眼眶(kuāng) 大彻(chè)大悟
B.蓦(mò)然 宽慰(wèi) 陨石(yǔn) 销(xiāo)声匿迹
C.斡(wò)旋 脑畔(pàn) 缄(jiān)默 嘎(jiá)然而止
D.静穆(mù) 枯躁(zào) 腐蚀(shí) 奇伟磅礴(b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积累,使中国剪纸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因而独具魅力。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为一部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展现中华风韵的舞剧,《孔子》自公演以来成功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年轻观众。
D.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4、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耻 恐怖 光明正大 挑拔离间
B.缅怀 彷徨 平易近人 不知所措
C.拙劣 萦绕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D.突兀 丧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乙)
雨后
[宋]裘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罢稏①,余润溢潺湲。
机抒蛩②声里,犁锄鹭影边。
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罢稏(yà):稻摇摆的样子。②蛩(qióng):古书上指蟋蟀。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描绘了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乙诗描写了秋雨后农事繁忙的景象。
B.甲诗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水车的车轴,表明雨势之急猛。
C.乙诗颈联前一句写农妇伴着虫鸣织布,后一句写农夫在田间劳作,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D.甲诗尾联写雨慢慢停歇,太阳也出来了,周围山色更加苍翠;乙诗尾联写出了连年丰收的景象。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运用互文的修辞,写牧童迎着风雨往回走的场景;乙诗颈联运用对偶修辞,同时调动听觉和视觉,极富生活气息。
B.甲诗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来表现雨势之猛,雨声之大,潮水之汹涌,勾勒出山洪暴发的情景。
C.乙诗尾联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对丰收景象的由衷喜悦和对美丽的自然风光、温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D.甲诗颔联采用了以实景叠合虚景的写景手法,乙诗颔联写秋雨后的田园风光,前句写稻熟,照应“秋事”;后句写水涨,照应“雨已毕”。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之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呼吁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一文首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述了“不以千里称也”的千里马的生死遭遇。
7、中央电视台原节月主持人倪萍在《朗读者》中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弹性”的异构无线网络
①2014年7月14日,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八万人座无虚席,球迷们一边观看球赛,一边通过手机在社交网络上实时分享决赛现场的点滴。终场哨响,本次世界杯赛场的通信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可扩展异构基站和一体化异构协同自组网方案,在世界杯期间为12座比赛球场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
②当马拉卡纳球场重新归于宁静,空旷的球场中是否还需要这么多基站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如何让球场的网络在“空闲模式”和“忙碌模式”的切换中游刃有余?怎样才能避免网络过度建设带来的浪费……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说起。
③无线网络的组网采用“蜂窝式”覆盖,即将网络服务区域分割为多个规则的正六边形小区。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对业务质量要求较低的语音和短信业务,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实现网络的无缝覆盖。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多媒体数据业务成为无线网络最主要的业务,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一随时随地享受到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服务不再是一种生活时尚,而是生活中的基本必需。
④随着WiFi、微基站和无线中继技术的的日络完善和普及,传统无线通信中蜂窝网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
⑤“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无线网络同样需要“和”——如何实现各种异构网络节点间的“和谐相处”,如何“容纳”用户超密集区域的数据业务和传输需求,是无线网络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⑥流动性强是无线网络用户一大特色。据统计,北京地铁交通枢纽站早高峰出入站人流量超过3万人/小时,而平时人流量不足5千人/小时,形成了明显的“湖汐效应”,这给网络部署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然而,在大部分时间,网络的业务负载远低于高峰时段,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由于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密集部署将会造成严重干扰。可见,在上述地点的网络部署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比宏基站,微基站等网络中的小型异构节点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它们虽然覆盖范围小,但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便于大规模部署和管理。因此,采用宏基站与微基站等进行联合部署,形成分层异构网络覆盖,使得短时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问题迎刃而解。
⑧此外,协同传输技术也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一大“法宝”。通过多个基站间的协作,将“点对点”的传统通信方式化为“群组对群组”的协作通信方式。根据在国家体育馆等无线业务热点区域的测试结果,采用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小区间的于扰消除_______%,无线容量与之前比提升5倍。
⑨通信人一直致力于编织一张网,连接的是独在异乡倍思亲的游子,是千里共婵娟的恋人,是天涯苦比部的知己。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分享更好的东西,这才是无线通信和网站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所在。
(文/赵中原,有删改)
【1】阅读第③~⑧般,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请从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
【3】第⑥段中“进退两难”的困境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9、请以《这也是我的舞台》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形象鲜明,中心突出。②600字以上。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