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幽悄(qiao)
B. 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 皎洁(jiǎo) 斡旋(wò) 桕树(jiù) 羁绊(jī)
D. 冗杂(rǒng) 晦暗(huì) 屹立(yì) 戛然(g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梦想与奋斗__________。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__________的青春,定会____________出灿烂的光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A.一脉相承 丈量 闪耀
B.相辅相成 衡量 闪耀
C.相辅相成 丈量 绽放
D.一脉相承 衡量 绽放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烦燥 天衣无逢 农谚 慷概淋漓
D.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与人相比,机器要做到这一切更为困难。
②但OECD的新报告认为,大多数工作难以实现自动化。
③此外,普通民众也忧心忡忡,害怕自己被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列车”远远抛在身后。
④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这让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担心,随着机器不断取代工人,可能会出现工人大规模失业的“惨景”。
⑤因为它们需要从业者具备就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磋商和协调的能力、创造性以及复杂的推理能力,或者在无组织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
A.④③②⑤①
B.⑤③①④②
C.⑤③④①②
D.④⑤②③①
5、阅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与“空”的妙处。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因为_________________多次提到莫扎特。
8、掌声
①写过一些丈字,却是第一次写掌声,还是异域他乡的掌声。笔墨里,就有一些东西要流淌出来。
②我听见的掌声,是当地时间上个10时,伦敦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大厅的中央,一男一女两位长者,静静站在那,与头戴博士帽、硕士帽的学子一一握手致意。从世界各地来到这儿的人们,每每听见主持的司仅宣读一个名字,便会用自己的双手鼓出一样的节奏。台上、台下,握手、拍手,人们指间流出的是恭喜和祝福。我不知道二位长者是谁,但我清楚他们一定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者。我不知道看台上的人们除了来自中国的,别的又来自哪里?在典礼的间隙,我往左右看,目光碰上金发女士的眼,又遇见黑皮肤男子的脸。他们朝我礼貌地微笑。我忽然觉得,此刻用眼睛探寻、区分“他们”和“我们”,已显多余。身临一个仪式感克分的典礼,不分国别、种族地自由而处、相邻而坐,只要用心感受也就是了。
③我于是静静地看,静静鼓掌,静静等候主持人喊我熟悉的名字。记不清楚,这一天鼓了多少次掌,只是觉得,因合拍而心地广阔。
④典礼过后,便想到别处走走看看。离大英博物馆很近,那就先去那儿。一件现代工艺手法制作、缀满深绿色蝴蝶、形态夸张的衣裳,别具意味。展品的名字是《庄周梦蝶》。我站在那,好似看见蝴蝶翩跹,看见“他”与“它”浑然一体。庄子自己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子自己。这里用一件蝴蝶衣裳,展出一个故事,一个有趣的故事。文明辉煌的大英博物馆啊,有辉煌文明的我的祖国!
⑤作别庄子,去看剑桥。遇上阳光灿烂,这里的建筑披满金黄。看去,那黄色的光影在风中与寒冬问候,满是时光的厚实宁静。行至国王桥,我们在一块竖立的石头上读到了尊敬的汉字。此石被称为“中国石”,刻写的是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开头与结尾几句。经了这儿,留影成为见面和告别的方式。许多人安静等候。我为同行的孩子轻轻按了快门,然后,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轻轻走过中国诗、中国石、中国字。心中竟有些不舍!
⑥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是莎士比亚的故事开始的地方。这些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师对话”,莎士比亚是其中的一个。在莎翁故居花园,我见到了来自中国的合体青铜雕塑。手执毛笔的汤显祖、手持鹅毛笔杆的莎士比亚,被请到了一起。这是中国艺术家创作、汤显祖故乡抚州市赠送的。前年,这尊雕塑来到了埃文河啼。
⑦埃文河边,白鹅、水鸭和鸽子结伴。我望着它们游游憩憩,或飞去飞来,便想,如果它们来到我的国家、我的家乡,一定也是快乐的。在它们面前,我当然是个过客,但我更愿意是主人,希望并邀请埃文河畔的生灵。正像我今天走到了这里。
⑧我要在英格兰的埃文河边,鼓我欢迎的掌声。
⑨好几次回想起毕业典礼上的掌声。离开后的几天里,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我,一定要为它们送上我的掌声。就如同那天我们一次次为虽不相识却代表人类未来的学子热情鼓掌一样。我,要为一切世界文明鼓掌。没有世界文明,我将一无所懂。就好比没有长城、故宫、清华园和鲁迅……以及庄周、汤显祖、徐志摩,我将一无所知。
⑩眼前,学校发来的那份毕业典礼邀请函,已完成了使命。初读时,那是一道公文,一道作为跑得很远理由的公文。现在再读,公文已超越了公文的含意,它让我有更多可能闻见掌声之中的掌声:开放、文明、共享。
⑪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学会了鼓掌,学会了接受和欣赏掌声——为一个国家、一个人个进步的举动,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充满希望和友爱的。
⑫回国前,我们在伦敦火车站大厅,通上了中国国际文化彩像传播公司在这里举办的图片展。主题是“变革与梦想:致敬中国改革开放”。我上前,按动快门,把2018英伦冬日的这一幕“中国”,留了下来。有几个外国人,走进了我的镜头,不,是我这“老外”,看见了更广大的世界,听见了更铿锵的脚步。相逢如此美好!
⑬开放,让地球变小了,眼界变大了,看得见彼此的脸,听得见彼此的掌声。世界,因此可爱无比。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02月25日)
【1】(整体感知)形散神聚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本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将在伦敦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在一起,诠释了掌声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
【2】(情感梳理)文章开头总领全文,作者说:“笔墨里,就有一些东西要流淌出来”,细心阅读全文,试说说从作者的笔墨里流淌出哪些东西?
【3】(语言描摩)“行至国王桥,我们在一块竖立的石头上读到了尊敬的汉字”,一句中,用“尊敬”修饰“汉字”恰当吗?请说说理由。
【4】(段落作用)有人说,去掉文章第⑫段,不影响文意的表达,而且会使行文更简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5】(句意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下面句式,将“世界,因此而可爱无比。”扩写成一组排比句。
世界,因开放包容而彼此成邻; , 。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心里美滋滋的
(2)请以《我把掌声送给 》为题写一篇作文。
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甚至是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
写作要求: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思想积极健康,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