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理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甲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乙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丙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甲①乙④丙⑤ B.甲①乙③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⑤ D.甲②乙④丙⑥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B.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C.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的叶子向外张望,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D.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棱角(líng) 虔诚(qián) 演译 接踵而至(zhǒng)
B. 卑鄙(bì) 蛮横(hèng) 赋予 挑拔离间(bō)
C. 瞭望(liào) 拙劣(zhuō) 决择 暴风骤雨(zòu)
D. 驰骋(chěng) 推搡(sǎng) 敦实 纷至沓来(tà)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动了肝火。诗人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显示出他的率真。
B. 第三节中,写了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压抑之感。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诗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
C.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D. 整首诗作者从眼前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将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出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___________》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的小美人鱼;也有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白天鹅的________。
8、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回答问题。
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1】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②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③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 说明 描写 记叙 议论
B. 记叙 抒情 记叙 议论
C. 记叙 抒情 抒情 描写
D. 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2】作者为什么说壶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3】作者想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壮美和柔美,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4】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谈谈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事例能体现出黄河的这种个性。
9、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按要求作文。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偷点东西。可是等到深夜,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比曾国藩聪明,但是他只成为贼,而曾国藩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伟大的成功和新奇和你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