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有错误一项是( )
A. 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B. 今年的灯会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C. 兴化举办千垛菜花旅游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D. 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云南文山、德宏等地实施调查,新发现了5个两栖(xī)类物种。
B.一男子在公众场合未按工作人员要求规范佩戴口罩,还指着手中的口罩强(qiáng)词夺理:“我带了,你没看见吗?”
C.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shí)性,我们使用时要按照科学的比例兑水稀释。
D.2020年4月4日,国家举行了大型哀悼活动,深切湎(miǎn)怀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行辈(xíng) 归省(shěng) 絮叨(xù) 挑衅(xìn)
B.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
C.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老师好》这部电影广受欢迎的原因是由于演员们自然真实的表演唤醒了无数人对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
B. 针对美国悍然推行技术霸凌主义,“失态”又“失道”,华为表示:艰难险阻,玉汝于成。
C. 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弘扬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D.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亚洲各国将凝聚共识,激发共鸣,激扬自信,打造共同繁荣的精神家园。
5、(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小序)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诗词常常讲究照应,本词中“_______”照应“荷叶荷花”,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2】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与友人团聚的欢乐,也有深沉的怀念。
B.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惬意。
C. 下片抒情,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D.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6、默写填空。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 卓越的艺术家!
(1)这段节选自《傅雷家书》的文字中,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真切告诫是:____________;殷殷希望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将《傅雷家书》推荐给你的父母,你该怎么说?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异香一垄野花椒
冬凝
①衔着一茎野草,我沿路往山上疾走。山林让人愉悦,青草在落过夜雨的清晨,洁净荒清,让鼻息与肺醒亮着。风过,送来淡淡的香气,一阵一阵,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
②是它?不长不短的一径矮灌木做篱,执着地护在苹果林外,绿油油的枝条伸展着臂膊,密密匝匝,彼此勾连。似曾相识,又恍若不识。呵,这不是当年外公后院做刺篱的野花椒吗?
③风儿掠过,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我用手拨弄枝条上的小刺,有无法幽禁的香气从裂处喷涌,浓聚而猛烈。我抿唇深吸,享用其中—仍如几十年前,这味道仿佛具有形体,有边有缘,一片空间迅速被它占领。
④儿时家在乡下,跟外婆同村,外婆家的老屋建在村头,邻舍稀少,倒是有一个宽敞的后院,木桩做篱,种莱植花。有一年,篱笆桩下,发出一丛嫩芽,新叶微红,欣欣然繁生茂长,张罗起长长的刺蔓。外公微笑,是鸟儿带来野花椒哦!
⑤外公告诉我,野花椒跟家椒一样,都是种壳坚硬,油质,不透水,所以自然发芽相当困难,好在有鸟儿衔食,吃进却不好消化,但其表油质却在鸟儿体内脱去,鸟儿带它度陌越阡,随粪便排出时,与泥土交融的种子受丝雨滋润,再经阳光呼唤,自然繁衍丰饶起来。
⑥那年秋天,外公带我入山,采撷大包野花椒种子,又寻回一种黏性极强的黄土,和水,与椒种搅拌,风干,早春时打碎,种子便脱去油质,播在篱笆桩间,雨水充沛,尽数发芽。身为老中医的外公欣赏着那油油的绿,不忘笑眯眯地念叨,这东西除了当篱笆,把种子炒炒泡水喝,祛风散寒,除湿止泻,记住喽,将来用得着。
⑦那时我并不懂这些术语真实的意义,但出自中医世家,听得多了,单就这些字,也是着实熟稔。二十年后我脾胃虚寒,经久不愈,其时外公已经去世多年,我竟然冥冥之中受到神宠,突然在某天记起外公当年的嘱咐,于是疑惑间将野花椒炒过,泡水当茶,喝了几个月,还果真治愈了我的宿疾。感叹,莽原草木,各有各的形貌与特征,其性有温平寒热之异,味有甘苦辛酸之殊,大至参天,小至一茎,生命与植物有着不可分的亲密关系,真是让人敬,让人惜。
⑧在野花椒纠缠的藤枝上,我兴致勃勃地采撷新叶,带回家冲茶饮。山路野静迂回,鸟语花香,晨醒的朝阳斜在野花椒的藤上、叶上、刺上,幽微闪闪,泛着草木的清凉。手落之处,生脆之响,嫩枝伤口微渗汁液,散出香息阵阵,我用我潮湿的鼻息钟情应和,去体味,去领略,去享受—这无法幽禁的浓烈,像雕花的桧木扶栏,满布油腔,在阳光之下,有形有款地随风扩散,陷在它浓郁的香里。
【1】“野花椒”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不长不短的一径矮灌木做篱,执着地护在苹果林外,绿油油的枝条伸展着臂膊,密密匝匝,彼此勾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野花椒”为线索,写眼前也写回忆,在变换的时间与空间中,表达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含蓄的批评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文章既写物又写人,既写景又写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C.第3段最后一句起过渡作用,由野花椒的香气联想到几十年前,从而引起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D.本文使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以野花椒象征外公,野花椒的香气象征外公的优秀品质;野花椒的顽强象征外公高超的医术;野花椒的团结象征象征外公对人的和善。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调动了视嗅觉等多种感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材料: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2)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__
要求:①题目不完整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