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排气扇
D.氧气用于气割、气焊,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点燃该混合气体 |
C |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
D |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3、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小明同学根据初中化学有关知识并结合查阅资料,总结得到如图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O2,则转化Ⅰ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转化Ⅱ可通过反应CO2+Ca(OH)2=CaCO3↓+H2O实现
C.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完成转化Ⅲ
D.转化IV中若只生成甲醇和水,则反应中CO2和H2的分子数比为1:2
4、六氟化硫(SF6)是常见的温室气体。下列关于SF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两种元素组成
B.1个六氟化硫分子由7个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46g
D.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5、如图1所示,向袋内缓缓吹气,用传感器采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是X
B.200s时保鲜袋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200s时没有采集的其余的气体的总体积为76.86%
D.60s后Y曲线逐渐下降可能原因是在保鲜袋中液化
6、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反应中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1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对于宏现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因为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单质,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8、用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①,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物质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制N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Pt-Rh合金的质量发生改变
C.400℃时,生成的产物只有N2、NO
D.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适宜的温度为800℃
9、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其中硒化镉(CdSe)是常见的量子点,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如图中,X=18
C.一个Cd2+有50个电子
D.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10、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氧气、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煤、石油
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
11、金属钠能够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醇分子
D.X 的化学式为 H2O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
D.振荡试管
13、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O4K2MnO4+MnO2+O2↑;②2KClO3
2KCl+3O2↑;③2NH4NO3
4H2O+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4、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燃烧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反应中甲、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5、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电脑程序的研发
B.研制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
D.钢铁的冶炼
16、“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中, 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践行低碳理念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
C.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D.露天焚烧塑料垃圾,防止“白色污染”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二氧化锰下反应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CO2和CO |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B | 鉴别黄金和黄铜 | 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
C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 加入稀盐酸并过滤 |
A.A
B.B
C.C
D.D
19、古代唐镜表面有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SnO2)。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
20、分类是认识与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油脂、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酒精与食盐水都能导电
C.P2O5和NH4HCO3都属于氧化物
D.CO、NH3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21、“萘胺”()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萘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B.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C.萘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2、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酒精消毒
C.石油分馏
D.木柴燃烧
2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
C.氢气验纯时,试管应该倒放着接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并放出热量
24、“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瓦锡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B.阿伏伽德罗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精确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学说
2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利用自制净水器净化水质 | 镁条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验证MnO2能改变反应速率 |
实验设计 |
| |
|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6、下列物质,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液氧
B.C60、干冰
C.氢气、高锰酸钾
D.氨水、二氧化锰
2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应___________倾倒(填“快速”或“缓慢”)。
(2)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方法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2)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9、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何时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 | 38.4 | 39 | 39.8 |
(1)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过程中NaCl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KNO3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
(2)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①~⑤中溶液为饱和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①﹣⑤,①﹣⑤中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①﹣⑤).
31、2016年签定生效的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要求:2030年全球CO2排放量要比2014年减少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量排放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化学吸收、富氧燃烧等“碳捕集技术”。
①化学吸收就是利用化学试剂吸收CO2。表示该技术的一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②富氧燃烧是指用高浓度氧气替代空气进行燃烧反应,排出高浓度的CO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3)CO2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举一例说明CO2在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答:______。
32、生活生产中的物质①河水②空气③糖水④氧气⑤红磷⑥双氧水⑦氯酸钾⑧氦气以上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
33、某地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有关部门利用大量活性炭使水质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在下表中列出了四种可被活性炭吸附的气体的有关数据:
物质名称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氯气 |
相对分子质量 | 28 | 32 | 44 | 71 |
沸点/℃ | -196 | -183 | -78 | -34 |
被1cm3活性炭所吸附的气体体积/cm3 | 11 | 35 | 97 | 494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常温下气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____,可被单位体积活性炭吸附的气体体积越______________。
3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自今年8月份定州持续高温少雨,城乡供水量屡破历史纪录。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市售纯净水 B雨水 C蒸馏水 D地下水
(3)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爱惜水资源,应从我做起。请举出一个节约用水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
3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简单的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 b核能 c石油 d氢能 e地热能
(3)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6、化学小组在20°C下,利用10g粗盐进行如下实验。
A.称量 B.溶解
C.蒸发
D.过滤 E.量取
实验一:粗盐中难性杂质的去除并获取精盐,计算产率。
(1)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左,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向右移动游码
B.减少精盐
C.调节螺母
(2)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内______时,应停止加热。
(3)该实验操作步骤为:A、E、______(填序号)。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4)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mL。
(5)配制完成后经检测发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解所用的烧杯用水润洗
③量好的水转移时洒出 ④所用精盐中含有少量水分
3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
(2)实验室用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要改正的是_____。
(3)将上述实验收集的一瓶气体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C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更加明亮,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则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是_____。
38、借助科学的化学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某种化肥的组成。
加热时,该物质会迅速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水蒸气以及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该物质是由_____组成;
(2)根据该实验,你判断该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这种化肥应该如何保存?_____。
(实验二)有关气体制取的研究,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_____;收集装置可用C,其原因是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发生的反应_____。
(2)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_____(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3)F装置中充满水时,可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⑥”或“⑦”)端通入。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只装了一半的水,则他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_____。
(4)已知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氢气。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9、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氨水后,罩上大烧杯。过了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犹如盛开的桃花。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1)________。
(2)________。
40、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O2、CO2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用A、B装置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C装置中加装一个小试管,把C装置改装成D装置就能实现制取气体的目的。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