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B.铁锅着火后盖上锅盖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C.汽车发动机中汽油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来盖灭
2、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还原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3、为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酸的种类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4、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红磷和木炭都可以燃烧,所以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5、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6、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高锰酸钾
C.液氮
D.石灰石
7、XR、AR、全息、AI动捕等多种硬核技术应用于2022年的春晚,为广大观众带来全方位视听盛宴,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720度穹顶LED屏幕投放
B.XR虚拟视觉技术
C.蓝色烟花燃放
D.裸眼3D呈现技术
8、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云石
B.精美剪纸
C.酿制木格米酒
D.编织青皮竹制品
9、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A.
B.
C.
D.
10、2023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放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高楼火灾时,人应乘电梯逃生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换气
11、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12、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胶头滴管内液体 | 水 | 水 | 稀硫酸(H2SO4) | 水 |
锥形瓶内固体 | 蔗糖 | 氢氧化钠 | 锌粒 | 硝酸铵(NH4NO3) |
A.A
B.B
C.C
D.D
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灭火原理模型
C.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D.溶液的性质模型
14、有关下列各图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B.图乙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
C.图丙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图丁中活性炭的作用是降低水的硬度
15、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燃着木条
B.用带火星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
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C.过氧化氢制氧气
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8、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臭氧
D.可吸入颗粒物
19、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A.N2和O2
B.C2H2和O2
C.CO2和空气
D.CO和N2
20、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
A.用方案甲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B.用方案乙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
2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N2和O2:用燃着的木条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D.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并测温
23、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
B.氢氧化钾
C.液氧
D.赤铁
24、二氧化氯(C1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Cl
B.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25、如图为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30g 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B.T1℃时Na2CO3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Na2CO3一定大于NaCl
D.若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2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D.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27、(7分)(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微粒的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核电荷数
②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2)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需6%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的依据是 ),水 g。
②量取;
③ ;
④装瓶、贴标签。
28、2020年6月23日,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中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1)火箭外壳的主要材料为铝合金和钛合金。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钛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层,钛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对图中钛原子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图中X的数值为10 B.核电荷数为22
C.在化学反应中,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2)卫星发射使用的火箭推进剂中,液氢和液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
、
、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
、
、
。制造燃料电池常用
,制造氢弹要用
、
,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
、
三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
②如图2所示模型中能正确表示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29、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
(2)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值是________
(3)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_____(填字母)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0、《本草纲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用来炖冰糖雪梨的铝锅中含有铝元素,由右图可获得的关于铝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罐得火气合于肉,…,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等排去罐内空气,这个过程体现了酒精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
(3)“火药乃焰消、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统机诸药者”,“焰消”的主要成分可作为复合肥料,它是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NaNO3
B.K2CO3
C.KCl
D.KNO3
(4)“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带来出售中土,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明亮如新,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线粉”是铁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5)“风热目疾,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有效。”药方中的曾青是天然的硫酸铜。《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请用化学方程式对“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句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
3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其中(3)~(5)写化学符号。
(1)2Ag的含义:______。 (2)FeCl2的名称: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
(5)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的一种离子:______。
32、(4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D 防止标签被腐蚀
E 防止烫坏试验台 F 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1)加热试管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
(2)胶头滴管清洗后,再取用其他药品:_______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________________
(4)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33、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_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15mL(填“<”、“>”或“=”)。
34、如图为某品牌仿生灭蚊灯,它通过三重方式诱蚊:灯管内发出的紫光波;紫光源照射光触媒涂层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模拟人的呼吸;灯内加入与人体汗液相似的含有乳酸(C3H6O3)、硬脂酸(C18H36O2)的诱饵。
(1)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含量增多的有_____。
(2)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5、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由什么元素组成________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④三个铁原子________
⑤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钠____;
(2)铵根离子_____。
37、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8、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c_____;d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
(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_____法和_______法
39、在含有氢氧化钙14.8g 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质量为多少的二氧化碳,才能使
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
40、如图是某胃药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兴趣小组欲测定该药品中碳酸氢 钠(NaHCO3)的质量分数,取10片该药品研碎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共消耗稀盐酸23g,测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5.8g。请计算:
(1)10片药品的质量为 g,反应共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药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