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或做法 | 微观解释 |
A | 煮沸能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 煮沸后,自来水中 |
B | 疫情防控期间,喷洒酒精或“84”消毒液时都能闻到气味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 |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升高 | 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D | 加热水时,水沸腾 | 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
A.A
B.B
C.C
D.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线
B.胆矾研碎
C.汽油燃烧
D.酒精挥发
3、化学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氖气Ne2
B.氧化铝AlO
C.干冰CO
D.碳酸钙CaCO3
4、下图①、②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微粒D中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5、学校采购了一批红磷。为确保安全,你建议在存放红磷的试剂柜张贴的标志
A.易燃气体
B.易燃固体
C.爆炸性物质
D.毒性物质
6、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可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金刚石坚硬,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
D.CO和CO2都是大气污染物
8、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发生了物理变化
D.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用打火机点不燃,证明铁丝不是可燃物
B.蜡烛一吹就灭,炉火越吹越旺,前者是CO2灭火,后者是新鲜空气助燃
C.书本放在桌上与空气充分接触,但是没有燃烧,因为书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电线起火,赶紧用水浇灭,然后打电话报警
10、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A.H2O
B.NaCl
C.Cu
D.O2
11、下列有关、
和
的制备、收集、检验的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室用Zn和浓盐酸来制备
B.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D.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和
12、“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
B.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C.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D.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13、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红色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
B.采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把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14、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
B.利用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
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属于溶液
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17、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洒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烘焙面包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18、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备和探究性质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制CO2的药品 | B、发生装置 | C.收集装置 | D.探究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
A.A
B.B
C.C
D.D
19、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居里夫人
20、2023年11月15日,德州市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目的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要素保障。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B.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合理利用地热资源
2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改变,所以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一种
C.碳、硫、铁丝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面粉和蔗糖灼烧后都得到黑色物质,所以它们是同种物质
22、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相似的化学性质,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容易锈蚀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D.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C.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
24、我国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和朱杨柱在天宫空间站上进行了一次令人瞩目的太空明火实验。桂海潮划火柴点燃蜡烛后,火柴用湿纸巾捂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柴用湿纸巾捂灭其灭火原理是降低火柴的着火点
B.火柴用湿纸巾捂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空间站上火柴和蜡烛燃烧都需要氧气
D.用火柴引燃蜡烛其原理是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
25、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A.101
B.157
C.258
D.359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量筒读数
C.闻药品气味
D.取用固体药品
27、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用途反映性质。请完成下表:
物质的性质 | 对应的用途 |
例: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 | 超导体 |
(1)_________ |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
酒精具有可燃性 | (2)________ |
(3)_________ | 石墨可以做电极 |
28、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1)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 钛合金
B 干冰
C 乙醇
D 活性炭
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①可用于吸附冰箱内异味的是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③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④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________的饮料。
(2)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_、天然气等;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许多环境问题,为了减轻环境污染,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地热能、潮汐能、__________(填一种)。
②“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0、按要求填空:
(1)保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性质的微粒符号是_____;
(2)净化水时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_____;
(4)将某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31、已知有如下反应: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
(1)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O代表一个氢原子。
(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该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3)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O25CO2+_______;
(4)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量较_______(填“多”或“少”)。
33、硅材料在5G通信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图是工业生产中用四氯化硅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①四氯化硅分子分解为氯原子和硅原子,______。②氢原子和氯原子重新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氢,______。
(2)由上图还可以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
3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2)B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C实验中产生的氧气与氢气体积比约为_____;
(4)D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5、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水。
(1)组成角度
图1是电解水,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
(2) 微观角度
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同),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性质角度
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应用角度
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5)净化角度
①图3是某净水装置。该装置有___________作用,可以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
②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
36、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13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生铁属于 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__________ .
(4)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下列实验均会用到红磷,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发现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______。
(2)红磷燃烧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实验1中的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2中的红磷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
3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____。
(2)B、D装置都可以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较B装置来说,C装置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BD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了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发现二氧化碳一直收集不满,检查后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在不改变药品种类和装置的的前提下,怎样改进能顺利收集满二氧化碳__________。
39、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该药片的主要补钙成分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
(2)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______。
(3)每片药片含钙__________mg,这里的“钙”指(填序号)__________。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E.化合物
(4)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补充钙1000mg,其中40%从食物获取,则她每天还需要“钙尔奇”__________片。
40、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