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投身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垃圾分类,改善生活环境
D.深埋电池,防止土壤污染
3、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8 g
B.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分子由 19 个原子构成
D.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11
4、下列常见化学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A.固体
B.固体
C.固体
D.固体
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
D.取用固体粉末
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一分子间隔变大
B.车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一一分子数目变多
C.打开酒瓶,闻到酒香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化汞受热变为汞和氧气一一分子种类改变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适量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液体温度升高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D.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石蕊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9、北方早餐中的豆腐脑滑嫩可口、富含营养。下列关于豆腐脑的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10、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生铁、氯化钠
B.金刚石、大理石
C.氨气、硫酸铜
D.冰水、干冰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D.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烧水
B.撬开茶饼
C.过滤茶汤
D.闻香品茶
13、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空气”。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气体冷却的目的是除去水蒸气
B.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C.实验中测定的水蒸气减少的质量不可能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可燃空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0.72g,理论上铁管增加的质量为0.64g
1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钠离子、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则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5、某工厂先用孔雀石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孔雀石用粉末而不用块状可以使反应更快
B.两处滤液中都是只含有硫酸铁
C.固体A中含有铁和铜
D.干燥铜时不能采取高温的方法
16、下列实验现象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氧气少的是
A.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呼出的气体能在干燥玻璃片上留下水雾
D.呼出的气体质量增加了
1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蔗糖
B.用10mL量筒量取4.82mL水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铁丝和铜丝
D.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
18、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药品
B.添加酒精
C.从滴瓶中取液体
D.闻药品气味
19、M是甲、乙两种物质中的一种,60℃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且都不与水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甲 | 110 g/100g水 |
乙 | 45.8 g/100g水 |
A.无法判断M是甲还是乙
B.溶质质量分数:Ⅱ>Ⅲ>Ⅰ
C.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只有溶液Ⅲ是饱和溶液
20、生活中常用的502胶水,其主要成分为a-氰基丙烯酸乙酯(C6H7NO2),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6:7
B.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C.a-氰基丙烯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25
D.a-氰基丙烯酸乙酯分子中氢的含量最高
21、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
D.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22、下列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细口瓶
2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8g碳和8g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16g二氧化碳
B.镁条燃烧后,生成的固体质量应比燃烧前增加
C.5g食盐全部溶解到20g水中,能得到25g食盐水
D.甲物质燃烧有水生成,则甲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2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Fe(Fe2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CuO混有炭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SO4液(硫酸) |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2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1溶液,下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⑤④
B.a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若③中游码读数为1.2g,则他称取的NaC1的质量为8.2g
D.按图2方法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会使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氯化钠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触摸外壁
B.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C.除去Zn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适量的锌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
2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
28、将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共热,至反应不再放出气为止,剩余固体cg,剩余固体有__,它们的质量分别是___.
29、据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常州广州等地一些液化气充气站在液化气中填充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有的含量竟高达61.3%。二甲醚是一种化工原料,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较强腐蚀作用,易造成气罐漏气,严重会引起爆炸。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
(3)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常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_______作用。
(2)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钢板表面上的锈要严格控制盐酸的用量,用量过多会发生反应而损坏钢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损坏钢板的原因:_______。
(3)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作当今三大化石能源,其中较清洁的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1、某同学做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发现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1/5.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
32、见微知著,见著知微。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___________。
(2)如图是加热氧化汞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②有关上述示意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汞分子能保持氧化汞的化学性质
B.该反应的产物是汞分子和氧分子
C.反应后,分子和原子不再运动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完成以下填空:
(1)从表中查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某元素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该元素的质子数x为______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离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到右________。
34、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Ⅰ.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下:
(1)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③电能 ④太阳能 ⑤化学能
(2)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Ⅱ.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操作的名称是 ,在进行该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②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Ⅲ.氨碱法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如下:
(1)最终所得纯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该产品易溶于水,溶液显 性;
(2)由步骤③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食品工业上,它是 的主要成分;
(3)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Ⅳ.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的 (填“饱和”“不饱和”之一)溶液,若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5、我国5G通信技术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以氮化镓(GN)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氮化镓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GaAs相比优势明显,有关Ga和As的原子结构信息如图,请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x=_________________,决定砷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镓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6、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
(2)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状物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 (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将该硬水软化.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氧气,二氧化碳)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填装置代号)。该实验中还需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O2,应在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若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不适宜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应用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连接B、G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
38、根据如图所示重要实验和创新实验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如图一所示,在一去盖塑料瓶上打3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穿2张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纸条(其中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在中间孔通入CO2。
(1)实验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实验中对比干、湿两片纸条实验现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探究二】
(3)对比A瓶与 ______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3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0、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原铁丝质量增加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