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
B.添加酒精
C.称量NaCl
D.读取液体体积
2、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B.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微粒
D.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微粒
3、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
B.Hg
C.CO
D.NaCl
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
D.加入粉末药品
5、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的值是7
B.丁为反应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7、我国淡水资源紧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日常生活中的饮水量
B.既要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又要节约用水
C.将用过的大量废水、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D.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8、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C+H2OH2↑+CO↑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 CaCO3↓+H2O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NaOH=Cu(OH)2↓+Na2SO4
10、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点燃氢气前,先验纯,确认纯净后再点燃
B.酒精灯侧翻在实验台上失火,立即用湿抹布覆盖
C.实验整理,将洗净后的试管正立在试管架上晾干
D.闻气体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11、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
C.铜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12、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钢铁生锈
C.食物变质
D.葡萄酿酒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浓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14、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拉瓦锡
15、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液态空气
D.高锰酸钾
16、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C. 探 究 CO2能 否与水发生反应 | 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A.A
B.B
C.C
D.D
17、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手工剪纸
B.谷物酿酒
C.冶炼青铜
D.烧制瓷器
18、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空气、汞
B.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C.化合物:氢气、干冰
D.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
19、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推广露天焚烧垃圾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改进尾气处理技术
20、按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说明木炭主要成分具有还原性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已经开始了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1、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甲和88g乙在一种纳米催化剂表面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及部分物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表示氧原子、“
”表示X原子、“
”表示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消耗甲的质量≤72g
B.此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是11:8
C.一个丁分子的质量是
D.t时刻,密闭容器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
B.生成物的状态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反应的条件
2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
B.久未开启的地窖进入前进行灯火试验是为了防止CO中毒
C.厨房天然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
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4、下列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冰被称为“未来能源”,其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2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
|
|
|
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 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不断加双氧水 |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
A.A
B.B
C.C
D.D
2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B.
C.
D.
27、(3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下图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B区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B区中,焦炭首先燃烧放出热量提高炉温,继而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还原性的CO 。
炉渣形成的过程是石灰石高温分解成的氧化钙与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化合成硅酸钙(CaSiO3),则形成炉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______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29、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铸铁炉架表面经过四氧化三铁处理,四氧化三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烹饪时,用铸铁炉架将锅架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避免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被烤焦 C使用外焰加热
(3)燃气灶常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燃气灶关火的方法是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
30、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
②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为_____,其化学符号为_____。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乙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
31、如图是用木炭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酒精灯上加装了金属网罩,作用是____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被加热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停止加热时,应该__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钙元素______。
(2)氟元素______。
(3)五个硅原子___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___。
(5)氧化铝______。
(6)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7)氖气______。
(8)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3、周期表中1~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
(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写一个);
(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 周期,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
3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___,在量液时,量筒须放平。如果该同学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他取出的比5mL ___(填“多”或“少”)。
(3)现有100mL的水,欲给其加热,除了需要带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之外,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 ___,加热时要利用火焰的 ___部分(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如果酒精灯内酒精过少,添加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___。
3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活性炭
(1)常见的温室气体______。
(2)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______。
36、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是工业上炼铜的主要原料。请计算:
(1)CuFeS2中,铜、铁、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2)CuFeS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_____千克CuFeS2中含有32kg硫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37、科学家们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揭开了水组成的奥秘,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1)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即H2)和空气混合后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内壁上出现了液滴。该液滴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另一个实验: 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易燃空气”。由此他得出结论:水不是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请写出水蒸气与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以水为原料获取H2和O2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①如图中,产生H2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 或“2”)。
②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4)科学、规范地使用化学品可以规避风险,确保安全。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常用蒸馏自来水的方法制取蒸馏水。加热蒸馏之前需向自来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__。
3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物质X可能是______(填名称)。
(3)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填“B”或“C”)。
(4)装置C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
(5)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3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元素是什么元素?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0、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及实例中,哪些现象将不再发生?(不限定学科,写出三个现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