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人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是( )
A.彼得大帝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事件()
①《独立宣言》的发表②组建大陆军③英国承认美国独立④萨拉托加大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秦统一后修建的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它起止于( )
A.西海 辽东
B.陇西 东海
C.辽东 东海
D.临洮 辽东
4、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汉谟拉比
D.查理大帝
5、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促使了西欧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代世界史之曙光,发自“希腊思想之复活”这一潮流。由此判断该学者认为
A.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近代史
C.启蒙运动构建了近代社会的规则 D.城市自治运动推动近代社会形成
7、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查士丁尼法典》收集了公元前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的法令
B.大竞技场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C.《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保持沿用至今
8、民族交往、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下列事件属于西汉时期民族融合的事例是( )
A. 赤壁之战 B. 孝文帝改革 C. 张骞通西域 D. 丝绸之路
9、晚清政府征税时将刚刚出现的近代工业税收纳入工商杂税中统计。下表信息能够反映
A.外国侵略使我国农业遭受严重摧残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10、下列有关印度独立后发展经济措施的叙述,节选自九年级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
11、金重远在《20世纪的世界一一百年历史回溯》一书中写道: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个月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设成共产主义社会。作者旨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顺应了人民的愿望 B.借鉴了先进国家的经验
C.体现了其政治魄力 D.没有立足于苏联的国情
12、下面是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漫画《太多的高利贷者》,漫画描绘的是20世纪初,在协同作战获胜后,俄国沙皇、德国皇帝和英国国王手中都拿着要求清政府赔款的条文,一个中国人双膝跪地,似乎在惊呼“天啊,还要不要人活了”。漫画右侧的是山姆大叔,他若有所思地注视着这一切,漫画中描绘的情境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3、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14、高等种姓不得从事低等种姓的职业,低等种姓更不能从事高等种姓职业,低等种姓者若以高等种姓职业为生,则会受到处罚。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可以追溯到(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罗马
15、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C.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楷书的绝世之作
D.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6、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某同学所作的以下示意图,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B.罗马元老院的产生过程
C.希腊城邦的同盟体制
D.罗马帝国政权运行机制
17、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政策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可以进行贸易活动
C. 经济持续发展
D. 信息化和全球化
18、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①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②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③都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④都带来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中,政治前提是:
A.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B.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C. 推行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D.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
20、16-19世纪,由非洲输往美洲的奴隶人数至少有1000万人,若包括沿途死亡人数,非洲损失约6000万人。材料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罪恶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统治的重建性
21、1765年______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_”。
22、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哈姆雷特》是其代表作.
23、漫长的世界史中,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1)《___________》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___________》是一部古代民间故事集,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名篇,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3)《___________》为文艺复兴先驱但丁所著,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4、(1)古埃及的__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谟拉比实行________制度。
(2)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斯巴达人从小就接受________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勇无畏的战士。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________。
(4)雅典________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________的名言。
(5)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________权;__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2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法律名称。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
(2)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_____》
(3)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的______
27、按要求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西欧中世纪,________是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领主和佃户的关系是一种封建性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
28、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罗马帝国的首都
(2)与罗马帝国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国家
(3)据图指出,罗马帝国扩张的特点
29、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___(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529年,法学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_______________。
30、达芬奇思想深邃,学时渊博,多才多艺,他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1、(1)二战中,1944年6月6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2)作出这一军事行动的是哪次国际会议?
(3)请你说说这次战役的重要影响?
32、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开始的标志
(1)法国大革命
(2)美国诞生
(3)第一次世界大战
33、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殖民地人民与殖民国家的矛盾
(1)请你写出19世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例。
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矛盾
(2)俄国和日本分别通过哪一事件战胜了封建势力,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写出战争爆发前形成的军事集团一例。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关系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与哪两次会议有关?
(5)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沦中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在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壮丽的史诗。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100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的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外国人通过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什么?写出“在炮口逼迫下”,19世纪末哪一条约签订后,各国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至少3条)
材料三: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3)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这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材料五: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宗约《中国近代史》
(5)材料中提及的20世纪初新知识分子“唤醒国家及人民”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至少3条)
材料六: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6)根据材料六,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材料七: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由“天安门”到“天安门”
——周恩来
(7)在下面表格里分别写出A、B、C代表的事件名称,D、F对应的事件意义,E对应的事件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 A | B | C | D | E | F |
事件 名称 |
|
|
| 九一八事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南京解放 |
事件 意义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
|
|
(8)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