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① 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②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④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某同学希望了解古代希腊文化,你为他推荐的书籍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4、20世纪初的一个偶发事件,使人类招致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一偶发事件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军突袭苏联
5、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6、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见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法国
7、下列有关古代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尽曲折
B.古埃及帝国最强盛时,其版图地跨欧、非、亚三洲
C.古埃及国王将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D.古埃及楔形文字在19世纪被识读,为古埃及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8、《世界文明史》指出:“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材料中的“紧箍咒“开始于
A.1215年《大宪章》颁布 B.13世纪末议会制度确立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9、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当时欧洲大多数人民都是文盲
10、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D.人生来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11、以下选项体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是( )
A.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B.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12、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文中“有一样东西”指的是( )
A.打退了反法同盟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拓展了法国的疆土 D.颁布了《法典》
1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分为“除旧”和“布新”两部分。下列属于“除旧”内容的是( )
①提倡“文明开化”②废藩置县③实行“殖产兴业”④取消武士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4、如图反映的史实( )
A.是二战的转折点
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使美国被迫卷入战争
D.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15、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A.太阳历
B.太阴历
C.夏历
D.儒略历
16、历史上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下列名称不属于这类的是
A.印第安人
B.新航路的开辟
C.阿拉伯数字
D.文艺复兴
17、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当时主政的是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伯里克利
D.大流士三世
18、下图为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此种贸易方式( )
A.最早由英国开始进行
B.实质是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
C.满足了非洲对于劳动力的需要
D.导致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9、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事件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黑奴贸易
③《法典》的颁布
④南北战争中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0、在抗战后期,中国成为国际四强之一,后来又参与创建联合国,成为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五个常出理事国之一。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国家之声誉和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的提高。可见,抗战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C.振奋了全国军民的信心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1、《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传统源远流长。
22、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游修建了都江堰。秦朝时,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23、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_______》,不久,林肯发表《_______》,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24、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__________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5、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 背景 | 1985年,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 | ||
★内容及影响 | 领域 | 内容 | 影响 | |
经济 | 实施加速____的方案 | 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 ||
政治 |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 ||
东欧 剧变 | 原因 | (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商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此后,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 ||
★结果 | 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
表现 | 在政治上,实行____和多党制。 在经济上,实行____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 |||
苏联 解体 | “八一九事件” | 时间 | 1991年8月190 | |
目的 | 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 | |||
结果 | 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 |||
★解体 | ____年年底,苏联解体 |
26、完成下列时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1)世界上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有____。
(2)1785年____成功改良蒸汽机,把人类推进“蒸汽时代”。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定居伦敦后,____的阅览室,成了马克思每天必到的地方。
(4)1775年4月19日凌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的历史只有____多年,但是这个年轻的国家成长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世界霸主。
(5)1825年,由____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6)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
27、1917年11月,革命导师__________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次起义发生在__________(地点)。
28、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___________、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宣布解放黑人奴隶——
(4)19世纪,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朝开始;战国时期重要的水利枢纽是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1、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
(1)希腊城邦居民中有参与统治权利的是什么人?指出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2)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具体指什么制度?它有何特点?你如何理解这种观点?
33、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它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
(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34、世界历史上,大国关系错综复杂,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一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国际秩序”是什么?简要评价这一秩序。
材料二
1921年11月一1922年2月,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指导东亚行为的新原则,这些新原则包括:第一,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第二,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再苛求斯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第三,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和制度化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 1942年1月,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签署这个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居于领衔地位。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 |
(2)根据材料二,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指出中国在两次华盛顿会议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影响?举例证明签字国是如何践行这一宣言的?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