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这位作家评论的史实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
2、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列举了下面的小标题: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近代科学文化
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C.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3、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分别是(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5世纪 | 大和政权兴起 |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
646年 |
|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12世纪晚期 |
|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A.大化改新 设幕府于镰仓
B.明治维新 派遣遣唐使
C.明治维新 建立庄园
D.大化改新 武士集团兴起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要参观“中国最早的城市”,我们应去( )
A.玉蟾岩遗址
B.高庙遗址
C.彭头山遗址
D.城头山遗址
5、“先知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下列符合这一看法的历史依据是
①创立了伊斯兰教 ②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
③建立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阿拉伯帝国 ④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出版的《常识》中写道:“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使“这个大陆”摆脱外来势力支配的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文艺复兴运动
7、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8、如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欧洲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影响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扩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9、下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此状况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B.苏联模式具有突出贡献
C.苏联工业发展缓慢
D.苏联经济发展失衡
10、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
A.殷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以宗教为纽带,7世纪阿拉伯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材料中的“宗教”是指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2、“在奴隶制时代,雅典的居民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依然是少数,多数公民往往被那口舌如簧的政客所煽惑,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做出一些让历史学家感到遗憾的决议。”由此可见,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
A.是为高素质公民建立的
B.是政客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C.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D.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
13、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走向灭亡的教训启示我们
A. 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B. 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C. 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 只有扩张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14、“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这次“感冒”的方法是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行马歇尔计划 D.建立法西斯专政
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在农业方面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整顿银行 D.兴建公共工程
16、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在某一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这一遗址所在的地区是(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7、战争是残酷与野蛮的,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会促进人类的进步与民族的觉醒。一战后,掀起了又一场民族民主运动。其中印度爆发的运动是( )
A.以章西女王为代表的民族大起义
B.纳米比亚的独立
C.“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华夫脱运动
18、在19世纪中期的伦敦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飞机在天空盘旋 B.瓦特给朋友打电话 C.火车呼啸而过 D.汽车问世
19、四大上古文明,无一不由大江大河的滋养孕育而生。其中孕育古代南亚文明的大河是( )
A.印度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两河流域
20、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由此颁布“推恩令”
B.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C.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D.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21、看图完成下列各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2、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________。
23、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24、“三角贸易”示意图中,出程、中程、归程的顺序用字母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25、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很多著名的清真寺,如(_____)、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等都被誉为世界建筑史的奇迹。
26、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意大利艺术大师_________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和英国文学巨匠_________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
27、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出现时间: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_____,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28、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_______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年轻的女英雄___________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在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29、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整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请根据要求填写国家名称: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国家是
(2)通过立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权提供了范式的国家
(3)1787年制定了宪法,确立联邦制的国家是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
30、西欧中世纪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________”。12世纪,巴黎的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组成________,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31、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1)庄园居民包括哪些?庄园耕地分为哪两部分?
(2)庄园法庭由谁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和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分别是什么?
32、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思想和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并请举出两位其主要代表人物。
33、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时 间 | 7世纪中期 |
主要内容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取赋税。 |
请回答:
①上述规定是日本哪次改革的内容?上述材料反应的改革是日本学习中国哪一阶段(朝代)政治经济制度而进行的改革?
②这次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谁?
③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④ 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对材料一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于 “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的共同性质;三国革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都颁布了政治纲领性的文献,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