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著作中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逐渐缩小的世界”。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某同学围绕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收集资料,你认为他想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克里米亚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很多学者认为英国人洛克的思想绝对算是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但在18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思想家的批判性不强。但法国有一大批强大的学者,他们攒足了气力批评法国政府。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英法两国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
4、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取得独立.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在美国民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杰斐逊
D.罗伯斯庇尔
5、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
A.手工工场分布广泛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普遍实现自治
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6、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对这段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进步的民主思想
C.拿破仑对外战争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拿破仑对外战争给被侵略国家的民众带来了灾难
7、《神曲》抨击教会的腐化,表达市民的情感理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批判封建道德观念,表达追求幸福、自由理念。这些作品是体现共同的社会思潮是( )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主权在民
D.理性主义
8、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宝贵的法律遗产,其中,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新法典》
D.万民法
9、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创办宣传革命的刊物是( )
A.《中外纪闻》
B.《民报》
C.《事务报》
D.《国闻报.
10、小张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该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国有企业改革 D.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1、“曾经我们在微博上虚度光阴,如今又在微信里蹉跎岁月。你以为通过手机链接了世界,其实是手机把你和世界隔离开了。”网友送给“低头族”的这句话表明
A.科技发展为生活提供便利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D.科技多领域相互渗透
12、美国州宪法一般规定,州长为州政府首脑,一般拥有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制定财政预算、发布行政命令和否决州议会通过的法案等权力。规定主要说明了美国
A.美国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独立性
B.各州政府不受联邦政府制约
C.各州政府按三权分立原则组建
D.实行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13、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和飞机能够试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蒸汽机的改进
D.现代化工业的产生
15、2006年底,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编辑部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投票选出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林肯名列第一。林肯入选的理由是
A.同情奴隶且痛恨奴隶制
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D.领导并赢得美国内战的胜利
16、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大盂铜鼎 B. 青铜豕尊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17、有人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A.权力重心在议会
B.权力重心在国王
C.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D.议会是国家象征
18、白小飞同学在网上查找“20 世纪 20 年代的德国”,找到了这张“德国军用飞机被拆解”的照片。当时德国人大规模拆毁军用飞机的原因是( )
A.新式战斗机代替旧式战斗机
B.《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C.《九国公约》的规定
D.经济危机的影响
19、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的代表作品是 ( )
A. 《最后的晚餐》 B. 《蒙娜丽莎》 C. 《罗密欧和朱丽叶》 D. 《神曲》
20、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称为“轴心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规模化地出现了一批思想宗师。提出天地“自然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无、高下、生死等对立面,矛盾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的东方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释迦牟尼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发现”美洲新大陆―
(3)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22、下列现象体现了历史上某些文献的精神,请根据提示将这些文献列出。
(1)使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2)让美国总统受司法制约——
(3)使美国黑人不再为奴——
23、河姆渡居民住着 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 的房子。
24、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________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恺(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称作________。
(2)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________。
(3)476年,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________灭亡。
(4)在日本天皇和地方豪强争斗中,发展成为重要政治力量的是________。
26、穆罕默德的说教集录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圣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此时在位的天皇。
历史人物:_____
2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国际会议。
(1)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3)决定成立联合国
29、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根据九年级上册教科书部分目录制作的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之间关系的结构图。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 “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
A. B. C.
30、阿拉伯人著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__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1、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英国与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同封建势力斗争中,分别通过哪一法律文件确立了新的制度?
(2)随着西方列强之间冲突的日益加剧,哪两个军事集团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会议协商确立了怎样的世界秩序?
(4)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英雄人物是谁。
(5)请你选所回答内容一个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6周年,请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3、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探索后的抉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中A、B、C、D地区古代文明古国的名称,其发源地有何特点。
材料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帝国大规模征服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发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将日本重建成一个法律、军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派遣唐使来唐的主要目的。不久,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请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主持这场改革的天皇是谁?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