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 |||
持续时间 | 参加国家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D.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2、如下图中的建筑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探究此建筑物的功能和演变历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此建筑物
A.展示了人类的法制传统
B.反映了国王的地位和权力
C.突出了象形文字的演变
D.显示了罗马帝国的强盛
3、“真正的民主,即民众自治,永不能通过虚位和暴力的手段来实现。”上述主张最有可能出自( )
A.章西女王
B.甘地
C.玻利瓦尔
D.扎格鲁尔
4、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出,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不包括
A.原子论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5、“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人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体现出西欧中世纪庄园具有( )
A.外交权 B.豁免权 C.司法权 D.选举权
6、“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场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性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材料中的“欧战”指(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十月革命
7、下表是雅各布·布克哈特的观点。其观点发生变化缘于( )
观点一 | 在中世纪时期,人的知觉……还在一层粗俗的薄雾下处于半梦半醒之间……人们只能通过一些笔统的概念意识到自己是某个种族、民族、政党、家族或者社团的成员。 |
观点二 | 薄雾开始消散……人类已成为精神上的个体,并且如其所是地认识自身。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诞生的第一批子民”。 |
A.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B.意大利等地教育水平高
C.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主义
D.罗马教皇权力已经丧失
8、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 )
A. 三世纪 B. 四世纪 C. 五世纪 D. 六世纪
9、"他们同样是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小时之内,美国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战列舰被炸毁"。发动这一偷袭行动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由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上述材料的整理,有助于理解( )
A.二战爆发的原因
B.法西斯的疯狂进攻
C.二战胜利的原因
D.二战的伤亡情况
12、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宁死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黄河流域
B.爱琴海地区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13、2010年印度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对年轻夫妇被他们自己的亲人处死,理由是:他们不是同一个等级,却成为夫妻。下列选项中与这个人间悲剧的产生有关的是
A.佛教教规
B.种姓制度
C.采邑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14、“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求知于世界 D.殖产兴业
15、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拜占庭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16、他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17、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华佗的成就的是
①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②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
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④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圣诞节”“十字架”与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9、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A.孝德天皇 B.源赖朝 C.阿倍仲麻吕 D.鉴真
20、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杰出的统治者,在他统治期间( )
A. 统一了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B. 发展和完善了种姓制度
C. 发明了象形文字 D. 颁布《十二铜表法》
21、英国生物学家___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2、拉美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方面不断抗争。19世纪初,____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经过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巴拿马终于____年年底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3、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_________标志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4、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_________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25、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______召开会议。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______》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26、战争带来众多变化。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千年帝国拜占庭最终灭亡。
(2)19世纪初, (历史人物)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943年2月结束的 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2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_____。
28、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掌握祭祀权利的第一等级是_________ 。
29、【英国殖民】到20世纪,英国取得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
30、(图三)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___________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生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1、人生的艰辛,世事的难料,几乎使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困惑软弱的时刻。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寻找一种帮助、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解释和答案,这就形成了人的内心深处的宗教需要。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请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
(2)上述宗教中,最早产生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是在何地创立的?
(3)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创立于何时?
(4)独尊安拉是哪一宗教的思想?这一宗教创立的地点是哪里?
(5)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
32、请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3、依法治国是街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古巴比伦王国的哪一位国王在完成两河流城中下游地区统一事业后,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的内容反映出哪一社会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成文法被称为什么?它的颁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哪一阶层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罗马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其中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是对古罗马文明法律成果的系统总结,下令编纂这一系列法典的皇帝是哪个国家的君主?
34、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东方细软的衣服。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欧洲人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材料三:圣德太子派出的遣隋使,及以后的遣唐使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层面极其广泛……这是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加以吸收、融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日本自己的文字、制度、文学、艺术的时期。
材料四: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1)材料一表明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表明阿拉伯世界对欧洲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的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指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邮箱: 联系方式: